![]() |
||
|
![]() |
常年期第五主日 |
道亦有道 閻德龍神父 -(甲年主日講道)- |
今天的瑪竇福音為我們指出基督徒與世界的關係。耶穌對門徒們,也對我們說:「你們是地上的鹽,世界的光。」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領受了聖洗聖事後,我們要承擔起福傳的使命,為信仰作見証。誠然,很多教友都感受到承擔福傳使命知易行難,心有餘而力不足,有時又怕傳福音時遭人家冷嘲熱諷。要瞭解何謂「地鹽世光」,我們可返回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道出箇中的真義。 我們還有一星期便踏入四旬期,教會提醒我們要守齋,有些教友以為守齋是指戒吃肉,但可改嚐龍蝦、深海石斑等美食。依撒意亞先知告訴我們:齋戒不只是在於食物的選擇,更是整個信仰生命對公義的實踐,我們要對受壓迫者、饑餓者、流浪的窮人、赤身露體者施予援手,這也是作地鹽世光的要求。齋戒是讓自己的生命與天主的生命結合為一,使天主的國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不明白這一點,即使我們的信仰知識如何豐富,我們所做的都會變得極為有限。希望我們不單明白齋戒的真諦,也藉此改變我們的生活,使信仰成為改變世界的動力。 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最大的分別是認識基督的人明白真理,知道怎樣實踐基督的教導。今日的世界污煙瘴氣、亂七八糟,很多人缺乏正確的價值觀,行事為人擔憂、齒冷。當我們翻開報章,不難發現青少年犯罪的歲數不斷下降、罪案率按年上升、政府不少部門處事因循失責、高官貪污時有所聞。閱讀這些新聞時,為我們跟隨基督的人,會否覺得有一份移風易俗的責任?我們可願意肩負起這任重道遠的使命:由自己做起,待人以愛,處事認真,率先活出更高層次的生命價值? 在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告訴格林多人「我的言論和我的宣講,並不在於智慧動聽的言詞,而是在於聖神和祂德能的表現。」(格前2:4)因此當我們宣講、捐獻、克己、補贖……,我們可不要自誇,也不要標榜自己,因為這一切都來自聖神的德能。當聖神來到我們內心,推動我們作出各種善行,讓我們將一切歸光榮於天主父。 讓我們在生活中成為地鹽世光,實踐公義,主動向貧窮弱小的弟兄姊妹伸出援手。讓我們明白齋戒的意義是與天主結合,使天國臨現於人間,臨現於我們的生活中。雖然傳揚福音知易行難,但仰仗聖神的德能,全心信賴上主,依靠上主,我們必能在生活環境中移風易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