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復活主日 |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甲年主日講道)- |
如果我們經歷過有親人過世,我們會更易了解宗徒們在耶穌被埋葬後的心情──空洞。他們心愛的師傅不在了,已見不到祂,聽不到祂的聲音了。隨著空洞而來的是害怕。當然他們也害怕猶太人會來難為他們,但他們害怕主要是因為感覺空洞,失落了依靠。 就在這空洞和害怕的感覺中,他們的思想更離不開那離開了他們的師傅。就是那已離開了他們、卻又好像還在他們中間的師傅,使那跟隨祂到底的若望,及那在祂苦難中否認了祂的伯多祿還留在一起。 忽然瑪利亞瑪達肋納來說︰「有人把主搬走了」,兩位宗徒馬上跑去看個究竟。墳墓是空的,但殮布仍留在那裡;那末不可能是有人把祂搬走。若望述說,他進去,看見了,就信了。其實更準確該是,他「開始」信了,因為他馬上加上「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空了的墳墓,加上聖經的預言,使宗徒們醒悟了。 這裡敘述的是若望自己的信仰過程,不是神學辯證。為那曾和耶穌一起生活,又是耶穌特愛的宗徒,空墓和聖經使他「開始」了解復活的奧跡。 路加在宗徒大事錄所寫的,已是後來的事了。伯多祿給外教人科爾乃略上了一堂慕道速成課程──納匝肋的耶穌曾傳道、行善、驅魔、被人處死而第三日天主使祂復活了。祂顯現了給我們一班見證人,並吩咐我們宣講救恩的福音。 為一個不識聖經的人,耶穌的顯現比空墳是更有力的證據,所以伯多祿強調,我們「在祂從死者中復活後,與祂同食共飲」。這耶穌正是我們久已認識的師傅,祂真的死了又真的復活了。 若望所說「聖經的預言」,及伯多祿所用的字眼「天主使祂復活了」,指向保祿多次強調的同一真理︰耶穌的復活是(以色列復興)人類復活的開端。 復活主日是一個開端。復活節有八天,復活期五十天。讓我們維持這復活主日的興奮,與新領洗的兄弟姊妹一起善用這釋奧期,充分發揮新生命的動力。 今天的讀經二可取自哥羅森書,也可取自格林多前書。兩者都描述信徒該度的新生活。 哥羅森書說:「你們既然與基督一同復活了」,就該「脫去舊人」「穿上新人」。「該追求天上的事」「不該思念地上的事」。甚麼是地上的事?是「淫亂、不潔、邪情、惡欲、貪婪……忿怒、暴戾、惡意、詬罵、穢言、說謊」。甚麼是天上的事?是「憐憫的心腸、仁慈、謙卑、良善和含忍……彼此擔待、互相寬恕……言談溫和」,也就是保祿在別處列出的「聖神的美果」。 格前提及一件教友亂倫案。保祿宗徒嚴厲聲明,以這淫亂行為自誇的,不配再稱為信徒。信徒也要和他劃清界線,否則這細菌會毒害整體,正如以色列人為慶祝逾越節先消除屋裡舊酵母而食用無酵餅一樣。 甚麼是舊酵母?是「淫蕩、貪婪、拜偶像、辱罵人、酗酒、勒索……」。甚麼是無酵餅?是「純潔和真誠」。聖保祿繼續說,「在世上」淫蕩的人多的是,我們當然不能出離這世界,但我們絕對不可同流合污,要有勇氣向世界顯示基督徒的人生觀。 我們今日的教徒真有福,在這愈來愈遠離天主的無神文化、虛無文化、死亡文化中,基督在世的代表不怕作出反潮流的呼聲,維護家庭的價值,宣揚生命的福音。 若望和伯多祿一起跑,伯多祿跑慢些,但若望還是等他來才踏入空墓。讓我們常珍惜伯多祿的領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