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甲年主日講道)
光榮與苦難的辯證


「聖枝及苦難主日」指出一個強烈的對立;聖枝指的是耶穌光榮進入耶路撒冷,苦難是耶穌由猶太人交付給羅馬人,被判罪、處死。光榮和凌辱、勝利與失敗,在耶穌身上結下不解緣。為聖若望,耶穌的苦難本身就是光榮。天主奇妙地安排了,在耶穌受難前,先要受到耶京民眾的歡迎、讚頌。

依撒意亞先知說出了箇中意義︰「……上主協助我,因此我不以為羞恥……我知我不會受恥辱」。天主父提醒我們,這被人負賣,被人拋棄,被鞭打,被唾污的一位,是天主喜悅的僕人,是「奉主名而來的」。

保祿宗徒指出了因果關係;耶穌空虛了自己,取了奴僕的形體……貶抑自己,聽命而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祂。

耶穌的苦難不是偶然,不是祂被逼而勉強接受,而是聖父、聖子計劃中的一個環節。耶穌在預言祂的苦難時,在復活後顯現時,常給宗徒們說︰人子「必須」受苦才進入祂的光榮。這「必須」甚至如同大自然的定律一樣︰「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的子粒來」(若12:24)究竟為甚麼有這個「必須」的關係,我們脆弱的理性不能了解,只有謙虛的信仰幫助我們接受這奧妙的道理。榮進耶京、受苦受難和光榮復活,是救恩高峰的三步曲。

榮進耶路撒冷是今天特別紀念的事跡;苦難是整個星期的主題;復活的喜事將有五十天慶祝。讓我們今天特別欣賞耶穌榮進耶京的事跡。

那是多麼動人的景象!這位宣講天國的大先知,這位多次醫好病人、驅走邪魔的納匝肋人,像一位和平的君王,坐在驢子上,由大批群眾,尤其是小孩子陪伴著。他們揮著樹枝,歡呼︰天主萬歲,奉主名而來的萬歲。曾幾次,當群眾要捧耶穌為王,祂逃避了,這次祂卻沒有躲避,還為被法利塞人責難的門徒們辯護。

教會安排這聖枝主日,希望我們重演那日的景象,重溫那些民眾及孩童的熱情,為聖周作準備。我們各堂區每年都有不少頗具規模的活動。其中近年一些福傳活動、青年彌撒都辦得有聲有色。不知這聖枝主日的禮儀遊行,有否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兒童、青年們投入這聖周的氛圍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鼓勵我們把這主日作為青年主日。

我一生最難忘的,是一九九○年的聖枝主日。羅國輝神父和我在上海佘山修院,為那些修生們組織了第一次按新禮儀舉行的聖枝主日遊行。羅神父叫修生們在修院後的竹林裡摘了一些樹枝竹枝,我則教他們多首適用的歌。在朝陽已升起的早上,我們聚集在大操場上,聽了福音,排好隊,一面唱歌,一面揮著聖枝向聖堂前進。當香爐和十字架到了梯級盡頭聖堂門口,後面的人正陸續踏上梯級時,一位修生帶領全體同學叫了一些口號︰耶穌達味之子萬歲!奉主名而來的萬歲!和平的君王萬歲!痛苦的僕人基督萬歲!聽命至死的耶穌萬歲!戰勝死亡的救主萬歲!

你們想想,一百幾十位青年大聲歡呼,該是怎樣的景象!修院對面是武警訓練學校。平日我們聽到一些武警訓練生的吶喊,但我們那天的「聲勢」,肯定雄壯得多。

事隔九年,那些修生都已畢業了,也都在不同的牧民崗位上了。願他們跟隨救主的赤心,還像那年一樣熱誠,對救主的信賴,還是一樣堅固;願熱誠和信賴常支持他們渡過這悠長的苦難聖周!



© Copyright Bishop Joseph Zen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