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復活期第二主日 |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乙年主日講道) |
這個主日的福音,甲、乙、丙三年都一樣。第一篇讀經又都是取用宗徒大事錄中關於初期教會的綜合描寫,每年不同的是第二篇讀經。今年是若望一書第五章一至六節。 藉這段聖經,教會提醒新領洗的兄弟姊妹和我們,要認清我們的身分:信受難而復活的耶穌,使我們成了天主的子女!雖然在其他宗教裡也有類似的講法,稱信徒為天主子,但為若望宗徒這絕不是一種講法,而是真真正正的事實。他說:「請看,父賜給我們何等的愛情,使我們得稱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們也真是如此。」(若一書第三章開端)「我們生於天主」(讀經二),我們當然是天主的子女。 這崇高的身分,只有在基督光榮來臨時才會顯露出來,若望說:「我們現在是天主的子女,但我們將來如何,還沒有顯明,可是我們知道,一顯明了,我們必要相似祂。」保祿宗徒也說:「當基督,我們的生命顯現時,那時,你們也要與祂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哥三:4) 我們當然不是呆著等待那日子的來臨。這身分已是事實,但也要我們繼續栽培它。這復活第二主日傳統稱為卸白衣主日。新領洗的教友卸下他們在洗禮中所領受的白衣,開始他們在這新生命裡成長的旅程。復活期也是釋奧期,那在復活夜發生的事,實在太奇妙、太豐富了,我們一定要再三玩味,才能深入了解它的意義;要全心投入,才能發揮它的功效。 再三玩味。為體驗做天主子女的幸福,我們當然要借力我們做人子女的經驗。如果我們有幸福的童年,有疼愛我們的父母,我們可以把這愛的經驗提昇千萬倍,去想像天父對我們的大愛。如果我們沒有這美好的經驗,我們曾嫉妒別人的福分,那末我們可以肯定,天主的愛能千萬倍彌補這人生的缺陷。 我認識一位有長鬍鬚的傳教士,他老人家常稱天主為爸爸:「爸爸會這樣做,爸爸要我們那樣做……。」宗徒們對耶穌最深的印象,不也就是祂親切地稱天父為「亞爸,父啊!」 我不主張在禮儀中太情緒化,但當我們私自念天主經時,大可以念:「我在天的好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