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乙年主日講道)
先知須知


(一)先知平易近人

「先知就是在本鄉不受尊敬」,這是一句成語,真如我們的「本地薑不辣」。我們太熟悉的人,我們不會把他神化。他看來就只是一個人,一個「人子」,他從哪裡來我們都知道,他就是如同我們一樣,沒有甚麼特別。

天主要滿足人真不容易:如果祂高高在上,人不喜歡祂;現在祂屈尊就卑,降生成人,取了奴僕的形體,人就不尊敬祂。天主從前在雷響閃電中顯示自己,以色列百姓對祂敬而遠之;現在祂以一個平民子弟的身分,在人群中,用大家容易明白的說話訓誨施教,人就以為不必聽祂。

天主實在左右為難,但祂已決定了:寧願冒著不被尊敬、不被服從的險,一定要消除一切隔膜,親近我們,要我們感覺到祂的臨在。

聖保祿宗徒說:「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

當然天主會用奇跡表揚祂的先知、聖人。點著了的燈還是要放在燈台上;但爭做明星,刻意「出位」卻絕不是先知的本色。

(二)先知是弱勢者的一分子

耶穌是窮人。「這人不是個木匠嗎?」是,祂是窮木匠的兒子。祂傳教時,有人想跟隨祂,祂坦白提醒他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耶穌是良善心謙的:祂實現了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他不呼喊,不喧嚷,在街市上也聽不到他的聲音。破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的燈心,他不吹滅。」

「人子來不是受服侍而是服侍人」

讀經二,聖保祿說:「我寧願因我的軟弱而慶幸。」他在格前第四章這樣描寫他自己和先知的處境:「……我們成了供世界、天使和世人觀賞的一場戲劇。我們為了基督成了愚妄的人……我們軟弱……我們忍飢受渴,衣不蔽身......居無定所,親手勞碌操作……我們被視為世上的垃圾和人間的廢物。」

在世人做個強人,本來並不是罪惡,但天主的先知偏偏要站在弱者的一邊。

(三)先知不受尊敬、被輕視、甚至被磨難

格前第四章也說:「我們好像被判死刑的人……我們受羞辱……受人拳打……被人咒罵……被人迫害……被人誹謗……。」

先知的使命是說天主的話,有人會聽先知的話,但「反抗天主的叛逆之民」也常有。忠言逆耳,他們當然不會讓先知好過。先知的說話揭發了他們的醜行,先知成了他們的眼中釘。

路加福音中耶穌說:「幾時,為了人子的緣故,人惱恨你們,並棄絕你們,並且以你們的名字為可惡的而加以辱罵詛咒,你們才是有福的……幾時眾人都誇讚你們,你們是有禍的,因為他們的祖先也同樣對待了假先知。」受歡迎竟成了假先知的標記!聖保祿也說過:「如果我取悅於人,我就不是宗徒了。」這同世人的看法是多麼不同!

先知不刻意同人作對,他們不喜好挑釁,只是他們不能不講真話,也就是天主要他們講的話;他們不講「就有禍了」。在這情形下他們只有準備承受一切效果,把生死也置於度外。

先知是主言的見證。「致命」或「殉道」的希臘原文也正是「見證」。不要忘了:你、我都是先知呀!



© Copyright Bishop Joseph Zen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