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受洗節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丙年主日講道)
洗禮帶來身份、喜樂及責任


聖誕夜教宗打開了聖年之門,進入了伯多祿大殿。這隆重的儀式象徵著:我們透過基督--「羊棧唯一的門」, 進入了二千禧年的恩寵境域。

今天教會紀念耶穌受洗的事跡。兩千多年前,天父對那在約旦河領受若翰的洗禮後,回到岸上的耶穌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那時,祂就是向全人類開啟了救恩之門。

開啟聖門儀式的最後高潮,是執事高聲宣唱禧年的意義。(可惜,電視轉播的時間有限,執事正開始宣唱,轉播就停止了。)藉執事的口,教會提醒我們:聖年是「天主悅納之年,仁慈、恩寵之年,修和、寬恕之年,救恩、和平之年。」

借用聖良大教宗聖誕日的講道辭,執事說:「我們每人都有共同歡慶的理由,因為我們的主發現眾人都是罪人,祂就來解救我們。願聖人歡慶,因為他們已接近了勝利;願罪人歡慶,因為他們已獲得寬恕;願外教人鼓起勇氣,因為他們已蒙召獲取永生。」

本主日的讀經一強調,歸附上主就能得到祂的憐憫,因為祂富於慈愛。祂是水泉,我們在那裡可以免費得解渴。祂的話如雨如雪,從天降來,灌溉土地,使五穀萌芽生長。祂要和我們訂立永久的盟約。

這一切在新約中更豐富地應驗了。馬爾谷在他的福音裡三次隆重宣布「耶穌是天主子」。主受洗及顯聖容時,是藉著來自天上的聲音,在十字架下藉著百夫長的口。正因為耶穌是「天父因而喜悅的愛子」,祂完成了神人修和的大事。

讀經二說:「這一位就是經過水和血而來的耶穌基督,祂不但是經過水,而且也是經過水和血而來的」。「血」使我們想起祂是「除免世罪的羔羊」。「血」使我們想起祂在受難前曾說:「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我是如何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路十二:50)

教會奇妙地在禮儀上安排了十二月二十六日是首位致命聖斯德望瞻禮;十二月二十八日紀念那些為耶穌的緣故而被殺害的諸聖嬰孩。可以說,在馬槽前已灑滿了鮮血。

聖若望強調作證的有三:就是聖神、水和血。是聖神使水和血產生那超出它們能力的功效。瑪竇福音說:「天開了,聖神宛如鴿子,降臨祂身上」。聖神的來臨,使洗禮也成了傅油禮。

我們都在聖神內受了洗。聖神在我們身上繼續基督的工程。在聖神內的生活,就是「信」和「愛」。聖若望說:「使我們戰勝世界的武器,就是我們的信德」。他又說:「如果我們愛天主……我們也愛天主的兒女。」

我們進入了新的千年。社會趨向「俗化」,是我們要面對的現實,是我們要接受的挑戰,也應該是我們信仰成長的良機。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密切,但人的心似乎愈來愈關閉。「自私」使人類陷入了死亡的文化。希望在這新的千年中,生命的文化能凱旋勝利。

讓我們再聽聽聖良大教宗的聖誕講道:「基督徒啊!你要記得你的地位!不要忘記,基督已把你救出黑暗的權勢,而移至天主的光明中。」


© Copyright Bishop Joseph Zen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