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丙年主日講道)
束縛自己才是自由


今日福音的開端說:「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祂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

「決意」兩個字絕非無意。我們參考馬爾谷福音第十章32-34節:「他們在路上,要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門徒前頭走(幾乎可以想像:挻著胸、抬著頭、勇往直前!)他們都驚奇,跟隨的人也都害怕……」就在這時耶穌第三次預言祂的苦難和復活。路加福音十九章28節也說:「耶穌說了這些話,就領頭前行,上耶路撒冷去了。」

若望福音第十一章記載:當耶穌準備從祂正在講道的地方(約但河對岸,若翰先前施洗的地方)到猶太去叫拉匝祿復活時,門徒們問祂說:「近來猶太人圖謀砸死祢,祢又要往哪裡去麼?」終於那號稱狄狄摩的多默向其他的同伴說:「我們也去,同祂一起死吧!」

跟隨耶穌也就是陪祂去耶路撒冷!

讀經一提示我們,今天在福音裡我們要注意的,正是這「上耶路撒冷」的決心、破釜沉舟的精神!

從字面看來,似乎耶穌向門徒的要求比厄里亞向厄里叟所要求的更高。厄里亞還讓厄里叟向父母道別,耶穌卻不許。其實兩者都表達了同樣的要求,厄里叟宰了耕田的牛隻,燒了駕牛的工具,也表示了堅決的態度:放下了過去,專心追隨新的召叫,絕不三心兩意。

究竟前面路上會遇到甚麼?被召叫者不知道。在耶路撒冷會發生些甚麼?不太清楚。只知道,從人的角度看來,凶多吉少。

現代的青年恐怕更不容易放下一切,跟隨主的召叫。人生多姿多采,選擇的可能愈來愈廣。在年輕時就定下方向,不是太可惜了嗎?為何不先作多方面的探討,多種類的體驗?

還有一個困難:這麼多婚姻的破裂,這麼多聖召的失敗,怎能沒有使現代青年的信心動搖?一生的奉獻真是可能的嗎?或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

我們同情現代的青年,但他們在困難前不能投降!人生不能是一個永不窮盡的「嘗試」。把一生浪費在「考慮」上,也就是終做不成生意。一生做「旁觀者」,也就是準備最後交白卷。天主不會讓我們一生尋找祂的聖意而沒有機會去承行它。

人的偉大在於抉擇、投注、奉獻、冒險、信任、交付自己……這豈不是束縛自己,放棄自己?

讀經二取自保祿致迦拉達人書。丙年常年期第九主日至第十四主日,都讀迦拉達人書,此書強調福音帶來了自由,廢除了奴隸性的法律,使信徒成了自由的天主子女。今天的一段取自第五章,特別對「自由」作了一些解釋:自由不是放縱,不是想做就去做,愛心服務才使我們真正自由。那福音的富青年「擁有許多財產」,其實他的財產擁有了他,他成了它們的奴隸。

回到今日福音的開端,路加說「祂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面朝」兩字意味這是一個長途的旅程,這旅程在路加十九章裡才結束。路上祂還要給門徒們許多寶貴的教訓,其中包括第十二章的「戒貪世物」、「戒掛念世俗」、「耶穌是人反對的標記」;第十四章「做耶穌門徒的條件」及第十七章「門徒應有的態度」。耶穌絕對沒有欺騙我們,如果我們像小孩子一樣聽祂、跟隨祂,我們才是有福的!


© Copyright Bishop Joseph Zen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