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丙年主日講道) |
「心術不正的,必然消逝,義人必因他的信賴而生活。」是哈巴谷先知書的思想核心。雖然虔誠的人民被本國暴君及異民所壓迫、所虐待,先知勸慰、鼓勵他們,以堅固的信心及恆久的忍耐,期待天主公義的審判。 歷史不斷重演,虔誠的人民似乎始終沒有好日子過:在帝國主義侵略的時期受了欺凌,現在又因為忍受了那欺凌而被「懲罰」;在殖民者手下沒有民主,現在做了所謂「主人翁」,很多自由也都受到威脅。基督的信徒會忍耐,會抗議,但不會訴諸暴力。因為他們信賴的是公義、仁慈的天父! 我們的祈禱是:「主,請增加我們的信德!」(今天福音)「主,讓我們常聽從?的聲音!」(答唱詠)信德是天主的恩賜。主的聲音是人生旅途上的明燈。 「九一一事件」後大家議論紛紛,有痛罵恐怖主義者,有誓言要堅決報復者,也有幸災樂禍說美國理該受打擊者。我們信徒會求主賜安息予亡者,求祂痊愈傷者,撫慰死傷的親人朋友;我們也會為世界和平祈禱,尤其求天主從人的心中剷除仇恨。有仇恨的人是很可憐的,仇恨是痛苦的;仇恨來自痛苦,又製痛苦,是一個惡劣的循環,仇恨會瘋狂地升級!信徒卻不絕望,不仇恨。 信徒在諸事順遂時不驕傲,在逆境中不自卑。「做完上主吩咐的一切仍然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今天福音)信德是多麼大的恩賜!它給我們帶來安寧、謙虛和自尊。 (讀經二)在保祿給弟茂德的訓話中,也給我們指出了兩個我們面對信德該負的責任:(一)珍惜信德的寶藏;(二)甘心為信德付出代價。 (一)珍惜信德的寶藏。「要以信德及……愛德把……健全的道理奉為模範,且依賴那位在我們內的聖神,保管你所受的美好寄託。」 保祿在寫給弟茂德和弟鐸的信裡不厭其煩地強調:「保管所受寄託」是牧者主要的職責,也為此他們領受了長老團的覆手(聖秩聖事)。 基督把天主整套愛的計劃,決定性地啟示給了宗徒們。這啟示的奧秘現在託給了教會保管;教會是這啟示的僕人,要衛護它;尤其是神職人員,不可當自己是主人,更不可把信仰的道理當作自己發財、出風頭的工具。 「保管」當然並不等於把寶藏包好,封起來。信德的寶藏是生活的寶藏,我們也就該在生活中為它作證。 (二)甘心為信仰付出代價。「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證為恥……要依賴天主的大能為福音……受勞苦。」 信德在現世不斷受挑戰。世世代代的信徒受凌辱、受磨難。保祿宗徒在寫那封信時,也正是一個「為主被囚的人」。 寫這篇道理時,正是一百廿位中華殉道烈士宣聖一周年。單國璽樞機曾打趣說:我們的殉道者在教廷遭遇了第二次殉道(為了政治顧慮,宣聖大事被擱置多年);去年國內的反宣聖大運動可說是他們的第三次殉道。 殉道者當然已在幸福中,劊子手已不能傷害他們,但卻難為了他們在世的兄弟姊妹。在新聞封鎖的情況下,我們所得到的資料告訴我們,我們的那些弟兄姊妹,不論在是在地上地下的,絕大多數不愧為殉道者的後裔。聖神的大能又再次顯現在脆弱的人身上。我們向這許多活生生的殉道者致敬,我們要向他們看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