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丙年主日講道) |
十個痲瘋病人迎耶穌面而來,但遠遠地站著,高聲求祂可憐他們。這「遠遠地站著」顯示他們已接受了社會給他們定了的位,承認自己已是不潔的,不敢接近人,或許也怕會被人粗暴地趕走。 耶穌定睛一看,叫他們去司祭處受檢驗。這「定睛一看」使我們聯想到馬爾谷福音第十章:那富貴少年對耶穌說他從小就遵守了天主的誡命。「耶穌定睛看他,就喜愛他。」耶穌喜愛了這些痲瘋病人,同情了他們,就以祂的大能使他們痊愈。 十個人都痊愈了,但回來感謝恩主的只有那個「外邦人」。十個都求得了奇跡,但只有一個得到了全面的救恩。社會愈歧視的,愈得到主的憐憫。 要痲瘋病人謙卑自下似乎並不太難,他們已習慣受人輕視,但要一些身居高位的人謙抑自下就不容易了;但天主在施恩寵前還是要人承認自己的貧窮、軟弱。 納阿曼是阿蘭王的軍長,「在他的主上面前,是個很受尊重寵愛的人」,雖患了癩病,並沒有失去他的地位。他來見以色列王,以色列王卻叫他去見厄里叟先知;先知派一個僕人對他說話,叫他到約旦河去洗身。納阿曼去洗了,奇跡發生了,不但他的癩病醫好了,他還得到了對真天主的信仰:承認以色列的天主是世上唯一真神。 這過程中,納阿曼所受的考驗真不簡單。當厄里叟先知派僕人叫他去約旦河洗身時,他真有理由生氣了:難道他當不起先知親自出來接待他?難道大馬士革的河還不勝過約旦河? 還好,納阿曼的一個僕人很有智慧,勸他說:「主人,你既已來到這裡,不妨試試照先知的話去做;如果先知叫你做更難的事,你不是也肯做的嗎?」納阿曼渴望得到痊愈的心壓倒了一切,也就接受了那「似乎過分的」,甚至「近乎侮辱性的」考驗。 這個細節給我們莫大的啟示:我們的目標要清楚,看事要全面!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癩病人、罪人;如果我們相信只有天主能醫好我們,我們一定樂意在祂面前,在人面前,承認我們的貧窮、軟弱! 撒慕爾紀下第十五、十六章記載:當達味在造反的逆子河貝沙隆前逃亡時,有一個撒烏爾家族的名叫史來的人,罵著達味走來,投石襲擊他。有軍士對君王說:「為甚麼讓這死狗辱罵我大王?讓我去砍下他的頭來。」達味卻說:「讓他罵吧。如果上主吩咐他說:你咒罵達味,誰還敢說你為甚麼這樣做?也許上主會憐視我的困苦!」 別人或許沒有理由罵我,但我知道,我這個大罪人,值得全世界的人都罵我,因為我多次辜負了天主的大愛。 曾有一位老師,他的學生中有一個常常犯規。老師每過一段時間會懲罰那學生。有時真不知道他犯了甚麼錯。旁人為他抱不平,那老師說:「你們不知道他犯了甚麼錯,我也不知道,但他自己知道。」 這老師的做法當然有欠公道,他出於偏見,假設那學生一定時時犯錯。不過,如果我們自問良心,大概應該承認我們真的時時犯錯,值得別人批評、責罵、輕視。就算別人目前錯怪了我,冤枉了我,但我犯過許多別的更見不得人的事,他們不知道所以他們對我都太好了。主,可憐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