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有句經典愛情對白:「名字算甚麼?」誠然,在聖經裏,名字卻隱藏著無窮含意。亞巴辣罕是天主給亞巴郎起的新名字,代表天主召叫亞巴郎在救恩史上擔當一個新的角色。同樣,耶穌召叫西滿,給他起名叫伯多祿,意即磐石,表示伯多祿從此在教會內,承擔一個新的角色。同樣地,每位新上任的教宗,都起用一個新名字。這做法始於教宗若望二世,因為他的原名叫馬利古利斯(Mercurius),是希臘神話中異神的名字。教宗若望二世遂感覺到需要為自己起一個正統的基督宗教名字。
永遠堅定不移地深愛著我們的天主,透過依撒意亞先知說:「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你是我的」(依43:1)。這話非常貼合亞巴辣罕、聖母瑪利亞、伯多祿的召叫。若我們願意,依撒意亞這話,同樣是在描述天主對我們的召叫:成為祂的子女,在救恩史上擔當起個人獨特的角色。
領洗時,我們都為自己選一個新名字,一個聖人的名字。我們的聖名提醒我們與天上的聖人同屬一家,並得好好向他們學習。
天父啊!祢以我的名字召叫我,我是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