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年八月《和平》
|

(譯自耶穌會士柏德‧奧蘇利文神父 Fr Patrick O’Sullivan SJ
共六個部分的 Prayer and Relationships)
中譯序
創世紀給我們揭示,我們是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樣而造成的。天主聖言、降生成人的耶穌基督,更圓滿更深入地給我們揭示天主的真理,引導我們進一步明白,天主三位一體,且關係密切。教會反省這個啟示,得出天主聖三與聖三的關係,這端重要的天主教神學道理。但一位著名的神學家指出,靈修對這端道理的關注不及神學對它的重視。
我們是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樣而造成的,即是說,我們是照天主三位一體的肖像和模樣而造成的。由此,天主的真理引導我們,在我們被創造的經驗中,在我們生活在世界的社會裏,領略關係的重要性。
明白到關係是重要的,就是一道良方,讓我們賴以培育一種重視聖三這端道理的靈修,接受它不斷啟發我們的悟司,豐富我們的祈禱和靈修生活。我們很高興能夠為讀者翻譯耶穌會士柏德‧奧蘇利文神父(Patrick O’Sullivan SJ)的「祈禱與關係/Prayer and Relationships」這部書。我們深信這部書會幫助你更加明白,虔誠敬禮至聖聖三,為豐盛你的靈性生命的重要性。
耶穌會士嘉理陵神父
Sean O Cearbhallain S.J.
序
本書所載的一些內容,已在下列刊物提及過﹕Madonna、St Vincent de Paul雜誌、Pauline網上刊物、Terra Spiritus和基督生活團的國際刊物Progressio。這除了顯示我傾向重複(當然不是故意的 ── 是年齡的事),亦顯示我受到一些作家如Kathleen Norris、Stephanie Dowrick、Howard Gray SJ、Michael Casey OCSO、Nicholas Lash、George Aschenbrenner SJ和Bryan Patterson的影響,他們的想法使我作自我反省。
除非不得已,我嘗試不用依納爵靈修的術語,並按照聖依納爵神操的次序來編排這本書(見書末的後記);希望藉此能夠特別幫助那些每年都以依納爵靈修做八天退省的人 ── 我同時亦希望可以幫助其他活出並推廣梵二精神的人。
我會將「天主的國/天國(Kingdom of God)」和「天主的國度/天主統治(Reign of God)」交替互換使用,雖然我對「天主的國度」有偏愛,因為它注視天主聖三在我們心中及在我們身邊的世界,無時或息的臨在。由於一些人未必熟悉「天主的國」和「天主的國度」這些用語,我將兩者並用,以表達我們確信耶穌已經為我們獲得了勝利,祂是歷史的主宰,祂的聖神在所有受造物當中工作,微妙地將他們吸引,回歸聖三的心房,即他們的起點。
一些讀者可能不認識「情感作用/affectivity」這個詞語。它的核心意思是指任何與情感相關或從情感產生出來的。在依納爵的神操,情感是指內心的反應,如感覺、油然而生的圖象、渴望、深層的感情,和以上的不同組合。因此,情感作用是內在的,且通常是自然的反應。
在我的耶穌會士生涯中,我曾被派駐羅馬數年,因而對當地的氣候有相當的認識。我特別喜歡陽光明媚,帶點涼意的十月初。不過,有一年很反常,一踏入十月,雨便下個不停。閒談間,我跟一位同在檔案室工作的老會士提及這個反常現象。他望著我,頗為嚴肅地說:「當我在很多很多年前來到羅馬的時候,十月初從來不會落雨。梵蒂岡會議使一切都變了!」
讓我們祈求梵二的精神持續吹遍教會的走廊。
第一部分
作好準備
天父的子女
時下人講個人空間;擁有個人空間是多麼重要,別人闖入自己的空間又是多麼的煩擾。
從某種意義上說,天主父有祂的個人空間,而祂最喜歡的個人空間,就是我們的心。耶穌受洗時,天父說︰「這是我的愛子」(瑪3:13-17)。這話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
聖保祿在厄弗所書,開宗明義,說明了這一點,並用了長長的篇幅,告訴我們,天父對我們的愛跟祂對聖子耶穌的愛是一樣的。保祿寫道︰「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祂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祝福,祝福了我們,因為祂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預定了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獲得義子的名分,而歸於祂」(弗1:3-5)。
在墨爾本郊區的美麗雅拉河谷(Yarra Valley),有座Tarrawarra隱修院。院內的邁克爾‧凱西(Michael Casey)修士,在他的「真人,真天主/Fully human, fully divine」一書中,發展出這個觀點︰我們被召叫,不是為修德立品,而是「被聖化」,透過分享天主的生命,成為天主的子女。「分享天主聖三的生命」比「修德立品」更富含義 ── 但我們可怎樣「被聖化」呢?
──── 第一部分未完,待續 ────
© Copyright Shalom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