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入
<<<

名稱: 密碼:

加入 | FAQ | 聯絡我們
全部區域 > 神學 > 信理與神學 > 降生成人的語言

頁:  1 | 2 | 3 回 應
作者 內容

edward


Posted -
2006/12/13 下午 06:21:41

閱讀新版《主日感恩祭》(將臨期、聖誕期)的小冊子,發現另一問題。

問題主要是在於「今天」和「降生成人」兩個詞的使用。例如:

(第47頁,聖誕黎明感恩祭,集禱經)

全能的天主,你的聖言降生成人,
使我們沐浴在他的新光之中...

(第47頁,聖誕黎明感恩祭,獻禮經)

上主,願我們的敬禮,彰顯你聖子降生的奧蹟;
他是天主,取了我們的人性...

(第51頁,聖誕當日感恩祭,集禱經)

天主,
你奇妙地創造了高貴的人性,
更奇妙地恢復了人的尊嚴。
今天你的聖子屈尊就卑,取了我們的人性,
求你賜給我們也能分享他的天主性。
他和你及聖神...

(第52頁,聖誕當日感恩祭,領主後經)

仁慈的天主,
你的聖子是世界的救主;
他今天降生人間,
使我們成為你的子女...

(第99頁,聖誕期隆重降福)

各位兄弟姊妹:
無限美善的天主,
藉他聖子的降生,驅除世界的黑暗,
並因他聖子的光榮誕辰,照亮這至聖之夜(日)...

edward


Posted -
2006/12/13 下午 06:43:21

若云「今天你的聖子降生成人」或「今天你的聖子取了我們的人性...」,在神學上是否穩妥?

一、按理,禮儀的「今天」是把救恩奧秘的現實,臨現於「此時此地」的慶祝中。十二月廿五日的重點是主耶穌的「誕生」(nativity)。「降生成人」(incarnation)發生在三月廿五日的預報救主降生節,而到了聖誕節則成為「完成式」了。救主的誕生,只是把「降生」的事實,予以「彰顯」罷了。所以禮儀中充滿了「光」和「彰顯」這類語言。

二、現時香港教會從「三鐘經」的傳統,將「且天主聖子降生成人,居我人間」,作為「Et Verbum caro factum est, et habitavit in nobis」的意譯。當然,三鐘經的啟應禱文和結束禱文,所指涉的就是「Incarnatio」這個事實。

三、中譯的確有其難度。現時的華語教會同仁,將「Incarnatio」一詞譯作「降生」,可算是十分勉強。若以字義而言,「降生」包含「降」(descensio)和「生」(parturitio / nativitas)的概念。但「道成肉身」(聖言成了血肉--若一14)和「取得肉軀」(尼西亞信經)的概念,則是此語所缺乏的。若將此語用於思辨清晰的羅馬教會的禱文中,則所遇到困難可說是不可避免的。

四、我們的譯文,會否使人產生一種違反當信道理的誤會:「基督是在誕生的一刻,取了人性」?或:「在誕生之前,基督尚未『成人』」?例如:頌恩第518首的:「天國君王今日降生」...

五、由此可見,上述語言的澄清,是急不容緩的。

靚仔


Posted -
2006/12/13 下午 09:31:23

simon


Posted -
2006/12/14 下午 09:24:32

這樣翻譯是否較準確:

三月二十五日:取得肉軀而成為有人性的胚胎
十二月二十五日:誕生為可獨立生存的人

edward


Posted -
2006/12/17 上午 07:28:03

西滿兄:

若你要用「科學」語言將這些現實表達出來,那麼就不應該用「肉軀」一詞了。

所謂「可獨立生存」,其實亦是十分相對的。你亦可說:因著救主的降生奧跡,祂已與全人類以致整個宇宙分不開了。

我並不反對在使用「降生」一詞,「降」和「生」這兩個概念,其實都是正確的。但我們有沒有更「specific」的字詞呢?

例如「降世」一詞,會否較「降生」更加準確?

edward


Posted -
2006/12/17 上午 07:31:08

靚仔兄是否有甚麼難言之隱呢?

也許我是「偏激」了點吧?

靚仔


Posted -
2006/12/17 上午 11:25:02

愛德華兄:

沒有甚麼難言之隱,只是打完字之後,不知可故亂了碼,又沒有時間再打,所以就空白了.

靚仔


Posted -
2006/12/17 上午 11:31:57

我本身不覺得"降生"一詞有甚麼大問題.

一來是語言的局限,二來是想表達的救恩訊息是甚麼.

要拗,"降"本身就有問題,為何是"上",主無處不在,他進入人世根本就不是"降",對嗎?

"降生"本身不是表達"誕生"的一刻,而是上主來到人間的這件"奧蹟",那三十三年的塵世生命就是降生的內含,不知你同意否?"生"可以是指"生命",而非"誕生",而這生命又特別是指"基督人性的生命"而言.這樣的理解會否好一點?

禮儀的"記念"就是跨越時空的"臨在",所以這個"今天"就有了特別的意義.

edward


Posted -
2006/12/17 下午 07:12:59

靚仔兄:

一、我們習慣上,的確容許一些比較「相對」的用字。例如,主耶穌的「來臨」,祂的從天「降下」等等。信仰的奧秘,的確難以三言兩語完全表達出來。然而教會亦曾透過某些特定的字詞,去指涉某些信仰現實。至於該些字詞「能否」及「如何」被譯過來,則是我們現時所面對的問題了。

二、主基督的降生內含,並不僅僅在於祂在塵世的那三十三年。祂的「兩性一位」結合既是永恆的,則此時此刻亦仍是處於實現狀態呢。

三、我認同「生」亦可解作「生命」,但那已是該詞的次一層演譯了。例如當我們說:「降生的聖言」,我們不是說聖言在降生時或降生後始有「生命」--因為祂在起初就已「有」了。它不僅不否定、且蘊含了「誕生」觀念,我們始能恰當地理解「降生」一詞。兼且,若按照中文字典的解釋,降生的「生」又的確是指「出生」和「出世」......問題是在於:我們是否有一個「不牽涉」誕生意念的中譯言詞?

四、小弟拙以為:禮儀的「今天」使救恩歷史的某一時刻「臨現」出來。然而,在該臨現的處境中,是否一切事件都要以「現在式」出現?

simon


Posted -
2006/12/17 下午 09:05:35

Edward,

你說:「因著救主的降生奧跡,祂已與全人類以致整個宇宙分不開了。」

我認為,天主在創造天地和人類的一刻,已是和我們分不開,無論耶穌是否曾以人身居於世上。

這樣翻譯又如何:
三月二十五日:道成有人性的胚胎
十二月二十五日:誕生

edward


Posted -
2006/12/17 下午 10:37:28

西滿兄:

一、天主創造人類,但祂自己卻不「需要」人類。我認為話應倒過來說:是人不能離開天主而存在。

二、現代醫學一般不把人類生命起始的首刻稱為「胚胎」(embryo)了。

simon


Posted -
2006/12/18 下午 12:45:35

這的確有點困難。我本想說「剛受精的卵子」,但細想,耶穌是因聖神而成胎,當中有沒有牽涉精子(聖神的精子),我們不得而知;甚至有沒有聖母的卵子,也不得而知。耶穌有沒有聖母的DNA,也不得而知。

或許可以這樣說:
三月二十五日:道成有人性的單細胞(假設耶穌是由單細胞開始成長)

simon


Posted -
2006/12/18 下午 12:55:26

你說:「天主創造人類,但祂自己卻不『需要』人類。」

我不肯定這說法是否合理。
天主若不需要人類,卻造人類出來,那就是說,天主造了一項對天主是「多餘」的東西。
又可以說,人類以至整個天地,都是多餘的,因為天主不需要這些。

天主需不需要人類,大概只有天主才知道,天主沒有直接或間接對我說過。

若要作一類比,可以這樣說:畢加索畫畫是事實。
你說:「畢加索不需要畫畫,因為他不畫畫也可以生存。」
我說:「畢加索需要畫畫,因為他畫畫可以令他更快樂。」

靚仔


Posted -
2006/12/18 下午 08:40:04

愛德華兄:

我們討論的課題似乎太廣了,既涉及基督論,也旁及禮儀,可能和語言哲學也有關係.小弟力有不逮.

我的主要思想是救恩的內含是否一定要以"翻譯"來傳遞?
正如信經的"及子"一詞,我們教會就說用希臘文唸時,不需"翻譯"回"及子"一詞.兩個信經仍是合法及正統的信仰宣示.

很多詞根本就是一定會有翻譯的問題的,"位格"本身就已是很好的例子.

一定要一個詞"完全"譯成另一語言的詞語,這基本上是沒甚麼可能的.

靚仔


Posted -
2006/12/18 下午 08:52:07

愛德華兄:

你可能不喜歡,但我以為天主實然上是"需要"人的.
沒有人,天主仍是天主,但他卻有所"缺乏",
雖然那個可以不是"人",而是另一種"存有",
但如天主不創造其他的存有,他將無法揭示自己的無限仁慈和愛,即他自己的屬性,因除他而外,一切都只是虛無.

靚仔


Posted -
2006/12/18 下午 09:02:50

話說回來,道成肉身,或聖言成了血肉本身就沒有"誕生"的意思了,當然,以道或聖言來翻譯"logos"可能又有另一些問題.為何是"聖"言?希臘和拉丁甚至英文也沒有此"聖"的意思在那詞上.為何不用"道",思高的譯者就解釋得很清楚了.翻譯就是在取捨,找出"相對上"最好的詞彙去表達那信仰的內含.表達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另一種文字.

靚仔


Posted -
2006/12/20 上午 11:43:08

為答覆edward兄"今天"的問題,ccc有如下的說明:

當教會慶祝基督的奧跡時,以「今天」一詞來標示她的祈禱,此詞迴響著主所教導她的祈禱和聖神的召喚。「今天」是屬於生活的天主的;人蒙召進入的這個「今天」,就是耶穌逾越的「時辰」;祂貫串並支撐著整個歷史:

生命在萬物中開展,一切都光明燦爛;祂是黎明的黎明,瀰漫整個宇宙,祂閃亮在「曉星」之先,在眾星之前,不死不滅、無際無涯,偉大的基督照耀萬物,光芒勝過太陽。祂為信仰祂的我們建立光明的日子,恆久而永不熄滅的光明:奧妙的逾越節。(CCC1165)

是人進入了那永恆的"今天",那救恩的時刻,所以EDWARD對"今天"的疑慮可能是不必要的.

Mitrophanes


Posted -
2006/12/21 上午 03:06:09

不知道靓仔兄从那里得到了"主因有缺乏才创世"的概念呢?
上帝是自有而自足的,没有任何缺乏,也不受任何限制.他创造世界,只是因为他如此意欲.

edward


Posted -
2006/12/21 上午 07:15:07

靚仔兄:

一、兄所說的「今天」概念,小弟明白。從「今日」的禮儀現實看來,救恩的奧跡是處於「已完成」的狀態,所以當面對「永恆」時,一些事件在時序上的關係,反而不那麼重要。

二、我們雖是在有限的時空中,進入該個永恆,但這並不表示該些事件在邏輯上或因果關係上沒有先後之分,因為它們的表達,將影響到我們如何認識人性,特別是倫理學。

三、天主作為自有永有的主宰,是完全不「需要」人來加增祂的光榮和顯示祂的慈悲的。這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啊!天主子在面對人類時所說的「我渴」,基本上是一個「空虛自己」(斐理伯書)的行為,祂先走出一步,正正是因為我們需要祂。

edward


Posted -
2006/12/21 上午 07:20:32

這可能亦牽涉另一個關乎世界觀的問題。

例如:聖事的舉行,是基督透過教會所做的行為。

若按「古典」(classical)的思想,與其說「神父在彌撒中舉揚基督聖體」,倒不如說是「基督在彌撒中舉起了自己的聖體,神父只是『被動』的」。

我估問題很多時是在於我們是從哪一角度去描繪正在發生的事實。但該些表達方式,往往會影響我們的觀念和態度、甚至行為和習慣。

simon


Posted -
2006/12/21 下午 02:05:33

若說天主「缺乏甚麼甚麼」,必會引起信徒的不安。
我認為這只是用字問題。

天主創造人,是個事實。
如果說天主是按照自己的意欲去造人,我便會追問,天主為甚麼會有這個意欲?這個意欲是否顯示創造人後的「情況」會更好?如果是,我們說「天主需要人」並沒有錯。

正如,我吃一頓午餐便已「足夠」,但加個飯後甜品,我會更開心。我說「我需要飯後甜品」,這說法並不是錯,看你對「需要」一詞的定義是甚麼。

edward


Posted -
2006/12/21 下午 09:06:27

西滿兄:

按照信理,天主自有無窮美善,而受造物的存在與否、好壞與否,並不能絲毫增加或減損祂的美善。

天主造人是為人更好,而不是為祂自己更好。

所謂「更好」的情況,其實只是從受造物的「有限」角度而言罷了。

simon


Posted -
2006/12/21 下午 10:20:50

Edward,

你說:「天主造人是為人更好,而不是為祂自己更好。」

我問:「天主為甚麼要『為人更好』?」

simon


Posted -
2006/12/22 下午 09:32:27

實例:

我有一百元,自我感覺良好,但我希望拿三十元出來幫助窮人,以把我的愛心具體地實踐出來。

我是「需要」一個窮人,我才能實踐這種愛德。若果世上根本沒有人窮人,我是不能把這種愛德(幫助窮人的愛德)實踐。



同樣:

世上若沒有受造物,神如何彰顯自己的仁慈和寬大?說神「需要」受造物,是沒有錯的。

Elsle


Posted -
2006/12/22 下午 09:33:46

西滿兄,
上主恆為第一因,再往上探究,終究是無限迴圈。

頁:  1 | 2 | 3 回 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