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入
<<<

名稱: 密碼:

加入 | FAQ | 聯絡我們
全部區域 > 神學 > 禮儀與聖事 > 聖體年牧函:"主,請同我們一起住下罷"

頁:  1 回 應
作者 內容

Ignatius


Posted -
2004/10/21 下午 04:11:06

若望保祿二世
致各位主教、聖職班及信友宗座牧函
「主,請同我們一起住下罷」(MANE NOBISCUM DOMINE)
論聖體年
二零零四年十月至二零零五年十月

導言

1. 「主,請同我們一起住下罷!因為天已垂暮了」(參看路24:29)。這是耶穌復活當天黃昏,兩位前往厄瑪烏途中的門徒,向跟他們同行的過路者發出的邀請。二人當時意氣消沉,根本沒想到這陌生人就是那已復活的師傅。當他向二人「講解」聖經時,他們心中產生了「火熱」的感覺(參看路24:32)。聖言的光照溶化了他們的心硬,令「他們的眼睛開了」(參看路24:31)。正當他們蒙蔽在暮色和心靈的黑暗之際,這位過路者成了一道光芒,喚醒了他們的希望,打開他們的心靈去渴望真光。他們請求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罷!」他接受了邀請。不久耶穌的容貌便要消失,但良師卻在「擘餅」的面紗後,「留了下來」。面對這一切,門徒的眼睛遂打開了。

2. 厄瑪烏二門徒的情景,正好給教會指出應如何善度特敬聖體的一年。當我們徘徊在疑問和不安的路上,飽受失望的煎熬時,這位神聖的過路者會繼續與我們同行,藉著給我們講解聖經,引導我們去領略天主的奧秘。當這邂逅達到完滿時,在聖言真光的照耀下,基督「生命之糧」所應許的話,便會完全應驗:他要「與我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參看瑪28:20)。

3. 「擘餅」──感恩祭初期的名稱──常是教會生活的中心。一直以來,基督藉「擘餅」令他死亡和復活的奧蹟不斷重現。信友在擘餅禮中,領受基督這「從天降下的食糧」(若6:51),同時獲得了永生的保證,並預嘗天上耶路撒冷的永生宴席。本人已多次,而且最近更於「活於感恩祭的教會」(Ecclesia de Eucharistia)通諭,秉承教父、歷屆大公會議和歷任教宗的教導,誠邀教會對感恩聖事多作反思。我無意在本文重申已作的訓導,僅望大家繼續深入探討和領略。然而我卻深信,獻出整年時間為這神妙的聖事,實能大大有助達到這目標。

4.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聖體年是由2004年10月開始,直至2005年10月結束。我為這項活動指定這段時間,是因為它適逢兩大事項之間:2004年10月10-17日,將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舉行的國際聖體大會,以及將於2005年10月2-29日,在梵蒂岡召開的世界主教會議常會,而其議題正是:「感恩祭是教會生活及使命的泉源及頂峰」。令我作此決定的另一個考慮,就是將於2005年8月16-21日,在德國科隆舉行的普世青年節。我極渴望青年人,能圍繞著感恩聖祭這重要中心,讓自己的信德和熱忱獲得滋養。很久以來,我已有類似這關於感恩聖祭的構思:這實是我有意令教會銘記的牧靈方針之自然發展,亦是我尤其在籌備禧年慶典之始及其後數年,多次重申的。

5. 我有意在這牧函繼續強調這方針,好讓大家更易由這聖事獲得神益。至於具體舉行聖體年的方式,則由各地方教會的牧者自行探討:他們由於對這偉大奧跡的虔敬,必定能採取合宜的行動。況且各位主教兄弟,在剛結束玫瑰經年不久之際,不難明白到聖體年有如此深厚的屬靈意義,是絕不會妨礙個別教會的牧靈計劃的。再者,這活動還能啟迪他們,更緊密地把他們聯繫於聖體奧蹟,這奧蹟正是信友靈修生活,及地方教會各行動的根基和秘訣。為此,我並無意要求各地方教會打斷她們正進行中的牧靈計劃,僅請她們加強當中的感恩聖事特色,畢竟,這是整個信友生活應有的特色。我謹願藉此牧函向各位提出一些基本方針,深信來自各方的天主子民,會樂意和懷著熱愛接納我的提示。

Ignatius


Posted -
2004/10/21 下午 04:11:35

第一章 秉承梵二和禧年的方向

雙目注視基督
6. 十年前,我在「第三個千年的來臨」(Tertio millennio adveniente, 10-11-1994)牧函,有幸向教會指示邁向二千大禧年的籌備路線。我感到這歷史機會展示出一個莫大的恩賜。當然我也沒有奢望這純時間上的更迭──縱使它是如何有感召力──能獨力帶來重大的轉變。可惜事實越來越明顯,剛踏進禧年不久,重蹈覆轍的事情接踵而來,尤其是那些較負面的。這樣,目前的景象,除那些令人欣慰的遠景外,暴力和血腥的陰影也不斷令我們憂心忡忡。但在我邀請教會慶祝聖言降生的二千禧年之際,我已深信──而且現在更尤甚──要為人類「長遠的日子」而努力。

事實上,基督不僅是教會歷史的中心,更是人類歷史的中心。萬物都要總歸於基督(參看弗1:10; 哥1:15-20)。難道我們不記得梵二以何等熱誠,引用教宗保祿六世的話來宣認說:「基督是人類歷史的終向。歷史及文明所有的願望,皆集中在基督身上;他是人類的中心、人心的喜樂及其願望的滿全」(1)嗎?梵二的教導讓我們對教會的本質,有更深入的認識,並打開信友的心靈,使在基督的啟迪下,更仔細地去領略信德的奧蹟和明瞭世間的事物。在降生成人的聖言身上,不但揭示了天主的奧蹟,同時也揭示了人類自身的奧蹟。(2)人類在降生成人的聖言身上,獲得了救贖和滿全。

7. 我在就任教宗職之初,已在「人類救主」(Redemptor hominis)通諭中詳論了這課題,且在多個機會予以重申。禧年是個適合的時機,引起信友對這基本真理的注意。禧年大慶典的準備,可謂充滿著聖三及以基督為中心的特色。在這樣的安排下,當然不得不提聖體聖事。我們雖然今日才開始慶祝聖體年,但我很樂意告訴各位,早在「第三個千年的來臨」牧函,我已指出:「第二千年將是特別注重聖體的一年:二千年前降孕瑪利亞胎中的救主,今日仍藉著聖體聖事,為世人自獻,作為神性生命的泉源」。(3)當日在羅馬舉行的國際聖體大會,令大禧年的這個涵義獲得具體化。還值得一提的是,正當禧年的準備工夫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我更在「主的日子」(Dies Domini)牧函,向信友建議,以「主日」這個復活主的日子和教會的特別日子,作為默想的主題。當時我更邀請大家,要重新發現感恩禮儀,使之再次成為主日的核心。(4)

與瑪利亞一起瞻仰基督聖容
8. 大禧年的成果,差不多都綜合在「新千年的開始」(Novo millennio ineunte)牧函中。我在這提綱挈領的文件,曾提出一個牧靈方案,它的根基來自瞻仰基督聖容;這是教會教育法的一部分,尤其藉祈禱的工夫趨向聖德的「高標準」。(5)在這牧靈方案中,怎能忽略了禮儀的義務,尤其是對聖體化生活的關注呢?我在該牧函寫道:「在二十世紀,特別是自從梵二大公會議以來,基督徒團體舉行聖事的方式,有了很大進展,尤其是感恩祭。應繼續循著這方向,並特別強調主日感恩祭和主日本身,要當做信仰上一個特別的日子,是復活主的日子,也是聖神的恩賜,且真正是每週一次的復活節」。(6)在論及培育信友祈禱時,我曾請大家加強時辰頌禱禮;教會藉此禮儀,聖化日間各時辰,及劃分禮儀年的不同時期。

9. 其後,我更在宣佈「玫瑰經年」,及頒佈「童貞瑪利亞的玫瑰經」(Rosarium Virginis Mariae)牧函時,從聖母學的角度,及透過復興玫瑰經敬禮的建議,重申了有關瞻仰基督聖容的道理。其實這傳統的祈禱方式,是教會訓導所推薦,亦是天主子民所心愛的,具有極符合聖經和福音精神的特性,尤其集中於耶穌聖名和聖容,緊隨著對每端奧蹟的默想和重複誦念聖母經。這種週而復始的祈禱方式,形成一種愛的教育,藉以在人心中,燃起瑪利亞對她聖子所懷的愛情。為了使沿用了多個世紀的祈禱方式,更臻成熟,我決定加入「光明奧蹟」,令這卓絕的默觀基督聖容的方式,具備更完整的「福音綱要」真貌。(7)這樣一來,我們又怎能不在光明奧蹟的高潮,加入建立聖體的事蹟呢?

由玫瑰經年到聖體年
10. 我刻意在玫瑰經年頒佈「活於感恩祭的教會」通諭,藉此想說明感恩奧蹟與教會不可分離和根本的關係。我提醒各人,要以應有的態度,用心舉行感恩祭獻,對聖體聖事內的耶穌,應作堪當這偉大奧蹟的欽崇敬禮,即使在彌撒以外也是一樣。尤其應決志培養感恩祭的靈修,並奉瑪利亞這位「富有感恩祭精神的女性」為典範。(8)

聖體年實來自一個與年遞增的經驗背景,但始終以瞻仰基督聖容為主題。在某意義下,聖體年就好像綜合的一年,是過往一切經歷的頂峰。為善度這一年,可作的事情實在多不勝數,我只想提出一些反思,以幫助大家採取富有啟發性和有效的行動。

註釋
1 「現代」,45。
2 參看「現代」,22。
3 「第三個千年的來臨」(Tertio millennio adveniente)牧函,55: AAS 87 (1995), 38。
4 參看「主的日子」(Dies Domini)牧函,32-34: AAS 90 (1998), 732-734。
5 參看「新千年的開始」(Novo millennio ineunte)牧函,30-32: AAS 93 (2001), 287-289。
6 「新千年的開始」,35: AAS 93 (2001), 290-291。
7 參看「童貞瑪利亞的玫瑰經」(Rosarium Virginis Mariae, 6-10-2002)牧函,19,21: AAS 95 (2003), 18-20。
8 「活於感恩祭的教會」(Ecclesia de Eucharistia, 17-4-2003)通諭,53: AAS 95 (2003), 469。

Ignatius


Posted -
2004/10/21 下午 04:12:02

第二章 聖體聖事屬光明奧蹟

「他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路24:27)
11. 耶穌復活後顯現給厄瑪烏兩門徒的記載,有助我們集中於感恩奧蹟的首要特點。這特點即感恩祭是屬於光明奧蹟的!這特點常應包括於天主子民的敬禮內。這究竟有什麼意思?這對靈修和信友生活究竟有何含意?

耶穌自稱為「世界的光」(若8:12)。他這特點在他一生的某些時刻,尤其明顯:在他顯容和復活時,他的光輝顯耀奪目。然而在聖體聖事中,基督的光華是隠藏的。聖體聖事是一項超然的「信德奧蹟」(mysterium fidei)。可是,正是透過他全然隠藏的奧蹟,基督成了光明的奧蹟;信友靠著這奧蹟深入天主的生命裡。無獨有偶,聖藝大師魯布萊夫(Rublëv)所繪的聖三畫像,竟很有意義地把聖體聖事置於聖三生活的中心。

12. 聖體聖事之所以屬光明奧蹟,首先是因為在每台彌撒中,亦即在聖言和聖體這兩張「餐桌」的結合中,聖道禮儀常先於感恩(聖祭)禮儀舉行。這連貫來自《若望福音》所載的聖體道理,當中耶穌由介紹自己的基本奧蹟開始,繼而進入講解正式的聖體道理:「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若6:55)。我們知道正是這事令許多聽眾感到困惑,因而引致伯多祿代表其他宗徒和歷代教會,說出這一句話:「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若6:68)。在厄瑪烏門徒的故事中,基督親自採取行動,「他於是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說明「全部經書」都指向他自己的奧蹟(參看路24:27)。他的話令兩位門徒的心感到「火熱」,並把他們由憂傷和失望的陰影下拉出來,激起他們與主同住在一起的熱望:「主,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參看路24:29)。

13. 梵二會議的教長們在「禮儀憲章」中表示,切望「聖言的餐桌」,能為信友大量開啟聖經的寶庫。(9)因此,他們贊成在舉行禮儀時,當中的讀經尤其要以大家明瞭的本地話宣讀出來。每次在教會內宣讀聖經,就是基督親自向我們說話。(10)梵二會議的教長們同時亦敦囑主祭,要以聖道禮中的講道,來闡釋天主聖言,並要指出如何在信友生活中實踐出來。(11)在梵二會議後四十年舉行的聖體年,可謂是一個重要機會,讓信友團體在這事上作檢討。以大家聽懂的語言來宣讀聖經,仍不足夠,還須用心宣讀,妥善準備,虔誠聆聽,細味默想,這樣,天主的聖言才能觸動和光照我們的生命。

「他們在分餅時認出了他」(路24:35)
14. 別具意義的是,厄瑪烏的兩位門徒,經主基督的話妥善準備後,進餐時,便在他簡單的「擘餅」動作中,認出他來。當人的思想受到光照,心靈被炙熱後,這些標記便能對人「說話」。感恩祭是在「標記」富有動力的背境下,展現它豐盛燦爛的訊息。正是透過這些標記,這奧蹟才能以某種方式向信友揭示出來。

正如我在「活於感恩祭的教會」通諭中所說的,重要的是不要忽略這聖事的任何特性。人們常受到誘惑,要令感恩祭遷就自己的喜好,但事實上,他們應設法向這奧蹟的特性開放自己才是。「感恩祭是一項厚禮,不能讓它的意義變得模糊,及受輕視」(12)。

15. 毫無疑問,感恩祭最明顯的特性,就是其「宴席」的特性。感恩祭產生於聖週四晚上,即在一個逾越節晚餐的場合中。就結構而言,感恩祭的特性,在於它同桌共食的意義:「你們拿去吃罷……然後,又拿起杯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由其中喝罷……」(瑪26:26,27)。這特點清楚表達出:天主願意與我們共融,以及我們要在這共融中,發展彼此間的共融。

但我們不可忘記,「感恩聖宴」也有深刻和首要的祭獻意義。(13)在感恩祭中,基督為我們重現那在加爾瓦略山上一次而為永遠的祭獻。基督雖以復活主的身分,在感恩祭中臨現,卻帶著他受難的標記,而每台彌撒聖祭,便是他苦難聖死的「紀念」,正如在成聖體聖血後的歡呼詞所說的:「我們傳報你的聖死,我們歌頌你的復活…」。感恩祭重現過去,與此同時又叫我們朝向未來:當歷史終結時,基督的再次來臨。這個「末世」特性,令聖體聖事具有引人入勝的動力,並使基督信友滿懷希望地完成現世的旅程。

「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瑪28:20)
16. 感恩祭的這些特性,都連結在一個最考驗我們信德的特性上:「真實」臨在的奧蹟。遵照教會的整個傳統,我們相信耶穌真實臨在感恩聖事的餅酒形內。這臨在──按教宗保祿六世有力的解釋──我們稱它為「真實」的,並非否認其他臨在,彷彿其他臨在不是真實的,而是這臨在是最卓越的,因為它是實體的臨在,而且既是天主、又是人的基督,整個地臨現於他體血的事實中。(14)為此,信德要求我們在聖體聖事前,應意識到自己是在基督面前。正是基督的臨在,令感恩祭的其他特性──宴席、逾越奧蹟的紀念、末世事物的預嘗──具有超越純粹象徵的意義。聖體聖事是基督臨在的奧蹟;藉此奧蹟,實現了耶穌的承諾:他要與我們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慶祝、朝拜、瞻仰
17. 聖體聖事是偉大的奧蹟!這奧蹟尤其應妥善舉行。彌撒聖祭應成為信友生活的中心。每個團體都應設法遵照禮規,在信友的參與下,由不同輔禮人員,各按其分,履行所指定的職務,且要認真注重歌詠和禮儀音樂所應有的神聖性,莊重而得體地舉行聖祭。每個堂區團體,仔細研究應用羅馬彌撒經書的原則和禮規,可視為聖體年的其中一項任務。精確跟隨禮儀年每個階段的進展,是透過這神聖「標記」進入救恩奧蹟的最佳方法。牧者們應致力從事「釋奧」(mystagogica)方式的教理講授,這工作是教父們所心愛的,能有助信友領會禮儀的動作和說話的意義,協助信友經由標記進入救恩奧蹟,並把整個身心沉浸於救恩奧蹟之中。

18. 尤其應在彌撒禮儀及在彌撒外的聖體敬禮,培養對基督真實臨在的活潑意識,不論聲調、舉止、行動和整個態度,都要用心見證基督的真實臨在。在這事上,禮規提到──我本人最近也多次重申(15)──應重視彌撒禮儀或朝拜聖體中的靜默時刻。一言以蔽之,禮儀人員及信友對待聖體的一切態度,都應具有最高的敬意。(16)臨在於聖體櫃內的耶穌,應成為一個吸力焦點,吸引越來越多愛慕他的靈魂;他們有足夠的耐力,長時間留下來聆聽他的聲音,甚至感受到他聖心的搏動。「請你們體驗,請你們觀看:上主是何等的和藹慈善!」(詠34:9)。

在這一年中,彌撒外的聖體敬禮應成為每個堂區和修會團體特別努力的事。我們要長時間,俯伏於在聖體聖事內的耶穌前,以我們的信德和愛德,賠補救主在世上多處所受到的忽視、冷漠、甚至凌辱。我們要以朝拜聖體,來加深個人和團體的默觀,並運用富於天主聖言的禱文,及古今許多神秘經驗者的心得,作為輔助。玫瑰經具有聖經和以基督為中心的深邃意義,亦是我在「童貞瑪利亞的玫瑰經」牧函所推薦的祈禱;這種在瑪利亞陪伴下和受教於瑪利亞的祈禱方式,可以特別適用於朝拜聖體。(17)

應格外熱誠慶祝本年度的基督聖體聖血節,並舉行傳統的聖體巡行。我們尤其要在大街小巷和居所四周,到處宣揚對「降生成人的天主」的信仰:他是我們旅途的同行者。這樣表現出我們的知恩報愛,並邀得天主無盡的降福。

註釋
9 參看「禮儀」,51。
10 參看「禮儀」,7。
11 參看「禮儀」,52。
12 「活於感恩祭的教會」,10: AAS 95 (2003), 439。
13 參看「活於感恩祭的教會」,10: AAS 95 (2003), 439; 禮儀聖事部,「救贖聖事」(Redemptionis Sacramentum)訓令(論舉行彌撒時應遵守的規則及應避免的事項,25-3-2004),38: L'Osservatore Romano, 24 aprile 2004, suppl., p.3。
14 參看「信德的奧蹟」(Mysterium fidei, 3-9-1965)通諭,39: AAS 57 (1965), 764; 聖禮部,「聖體奧蹟」(Eucharisticum mysterium, 25-5-1967)訓令(論聖體奧蹟的敬禮),9: AAS 59 (1967), 547。
15 參看「聖神及新娘」(Spiritus et Sponsa)文告(梵二「禮儀憲章」四十週年,4-12-2003),13: AAS 96 (2004), 425。
16 參看「救贖聖事」。
17 參看「救贖聖事」,137: L'Osservatore Romano, 24 aprile 2004, suppl., p.7。

Ignatius


Posted -
2004/10/21 下午 04:12:45

第三章 聖體聖事是共融的根源和體現

「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若15:4)
19. 厄瑪烏兩門徒請求耶穌與他們留在「一起」。耶穌卻以一個更大的恩惠來回應他們:耶穌藉著聖體聖事的方式,住在他們「內」。領受聖體就是與耶穌密切的契合。「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若15:4)。這樣密切的彼此「寓居」,讓我們能以某種方式在世上預嘗天國。難道這不就是人類最大的渴望嗎?難道這不就是天主要在歷史中完成祂救恩計劃的方式嗎?祂使人心對祂的聖言感到「飢渴」(參看亞:11);這飢渴只有和祂完全契合才能獲得滿足。感恩祭的共融禮(領聖體)是要讓我們在世上能「飽饗」天主,期待末日在天上完滿的實現。

一個餅、一個身體
20. 然而這實現於感恩祭「共融禮」中的特殊密切關係,沒有了教會的共融,是不能恰當地被領略或完滿地生活出來的。這正是我在「活於感恩祭的教會」通諭反復強調的。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我們能否「與基督同行」,全視乎我們能否「與基督的奧體」同行。基督遣發了聖神,為促進和激勵這合一。基督自己也不斷臨在聖體聖事中,以促成這合一。事實上,正是那唯一的感恩祭餅,令我們成為一體。正如保祿宗徒所肯定的:「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格前10:17)。耶穌在感恩奧蹟中,按照他在司祭祈禱所指出的模式,把教會建立成一個「共融體」:「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1)。

21. 感恩祭既是教會合一的泉源,也是她最重要的體現。感恩祭是共融的彰顯(epiphania communionis)。正為了這原故,教會定下了一些條件,以確保大家能以完滿的方式參與感恩聖祭。(18)這各種限制應讓我們更明白到,耶穌向我們要求的共融是何等嚴格。這是按聖統的共融,是基於對不同角色和職務的了解,並藉在感恩經提及教宗和教區主教,來不斷加以肯定的。這是友愛的共融,藉著「共融的靈修」培養得來的,令眾人都能抱著互相開放、真情、諒解和寬恕的情懷。(19)

「一心一意」(宗4:32)
22. 每次彌撒聖祭,我們都被邀以《宗徒大事錄》所描述教會應常有的共融,作為模範和理想,來衡量自己。這個理想的教會,圍繞在宗徒四周,由天主聖言所召集,不但樂於分享精神財富,也樂於分享物質上的財富(參看宗2:42-47; 4:32-35)。在這聖體年中,主基督邀請我們盡量臻於這樣的理想。應以更大的努力,按禮儀所建議的機會,在主教座堂舉行「集禱彌撒」(Missa stationalis)。這類彌撒由主教主持,連同他的司鐸團和執事,並有各階層的天主子民一起參與:這正是教會的主要「體現」。(20)同樣值得稱許的,是在其他重要機會,包括在堂區層面,舉行這類感恩禮儀,以增進共融意識,並激發熱忱。

主的日子
23. 我特別祝願大家在這一年,能勉力重新發現主日作為主的日子和教會的日子,並充分地如實生活出來。若大家能再次默想一下,我在「主的日子」牧函所寫的話,我將會感到十分欣慰。「在主日彌撒中,基督徒特別強烈地再次經歷逾越節那晚,門徒聚在一起,復活主顯現給他們時的體驗(參看若20:19)。從某種意義來講,各時代的天主子民,當時都臨在於那一小群核心門徒,也就是教會的初果當中」。(21)在這恩寵的一年,司鐸在履行牧靈任務時,應格外留意主日彌撒,使能促進整個堂區團體的共融,包括不同的組別、運動、善會等,亦當參與其中,且激發更新的熱忱。

註釋
18 參看「活於感恩祭的教會」,44: AAS 95 (2003), 462; 《天主教法典》can. 908; 《東方教會法典》can. 702; 宗座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合一指南》(Directorium Oecumenicum, 25-3-1993),122-125, 129-131: AAS 85 (1993), 1086-1089; 信理部,「遵照教會法律」(Ad exsequendam, 18-5-2001)書函: AAS 93 (2001), 786。
19 參看「新千年的開始」,43: AAS 93 (2001), 297。
20 參看「禮儀」,41。
21 「主的日子」,33: AAS 90 (1998), 733。

Ignatius


Posted -
2004/10/21 下午 04:13:13

第四章 聖體聖事是「傳教使命」的原則和方案

「他們遂即動身」(路24:33)
24. 厄瑪烏的兩個門徒認出主後,「遂即動身」(路24:33),去傳告他們所見所聞的一切。當他們真正經驗過復活主,獲得他體血的滋養後,已無法把所經歷的喜悅據為己有。與基督相遇的經驗,藉感恩祭的親密機會,繼續予以加深,令教會和每一位信友,感到去作證和傳福音的迫切性。我在宣佈聖體年的講道詞中,引用了保祿的話,強調說:「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格前11:26)。保祿宗徒把「祭宴」和「宣告」緊密地連在一起:在紀念「逾越奧蹟」當中,與基督契合,也意味著有責任去宣揚那實現於禮儀中的「事蹟」。(22)每次彌撒禮成時的遣散禮,遂成為派遣禮,驅使信友致力傳揚福音,並以基督徒精神影響社會。

25. 感恩祭不但以精神的力量,裝備我們去實踐這使命,在某意義下,它也為我們指出一個實踐的方案。感恩祭本身實在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是由耶穌傳授給信友的,透過信友的作證生活,在社會和文化中散發光芒。為達致這目的,每位信友必須藉著個人和團體的默想,吸收感恩祭所表達的價值、所啟發的態度,及所激勵的生活善志。我們何不視之為一個可由聖體年而來的特別委託呢?

感恩
26. 這方案的一個基本元素來自「感恩祭」(eucharistia)一詞的含義:感恩行動。在耶穌身上,在他的犧牲裡,在他對父的旨意毫無條件的說「是」當中,帶著全人類的「是」、「感謝」和「阿們」。教會受託去提醒世人這偉大的真理。這任務在我們的俗世文化,當人類忘記了天主,且吹噓著自我滿足的世代,尤其急需。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家庭、學校、工廠,和各種不同的生活環境裡,體現這「感恩」方案,活出這感恩計劃,就是要見證:「人類事實」若與造物主失去連繫,便毫無意義:「受造之物沒有了造物主,勢必等於虛無」。(23)這個超凡的連繫,令我們要為自己的所有和所是,不斷作出「感恩」行動;這正是舉行感恩祭的態度。這並不會妨礙世事的合理自主,(24)卻讓它有一個實在的基礎,同時把它放在正確的範圍內。

在這聖體年,基督信徒要致力見證天主臨於人世間。我們不應害怕講論天主,並要高舉信德的標誌。「感恩文化」能促進一種對話文化,並從感恩祭中汲取力量和滋養。有人認為在公眾場合講論信仰,會損害國家和民間組織的合理自主,甚至會鼓吹不容異己的態度。這樣的想法實屬錯誤。若然在歷史上,連信徒都曾在這事上犯了錯誤,正如我們曾趁禧年的機會所承認的,這不應歸咎於「基督徒的根源」,而應歸咎於基督徒未能忠於他們的根源所致。誰學會那被釘在架上的基督一樣「感恩」,他/她也許會成為殉道者,但總不會淪為迫害者。

團結之途徑
27. 感恩祭不僅表達出教會生活內的共融,它更是全人類大團結的方案。教會不斷在感恩禮儀中,重振她作為「標記與工具」的意識,這不僅是指與天主的密切契合而言,也是指全人類的團結合一而言。(25)每台彌撒,即使是暗地裡舉行的,或是在遙遠偏僻的地方舉行的,常具有普世的價值。參與感恩祭的信友,由聖祭獲得力量,在各種生活情況下,成為推動共融、和平及團結的人。我們今日的世界千瘡百孔,剛踏進新的千年,便要面對恐怖主義的陰霾和戰爭的悲劇,為此信友急需從感恩祭這和平學堂中學習,好能在社會、文化和政治生活上,負起不同程度的責任,成為締造對話與共融的人。

服務最弱小的兄弟
28. 我還有一件事,希望大家關注的,它影響到我們在感恩聖祭中的共融和分享,是否真實;這就是:從參與感恩祭而來的動力,驅使我們以有效的方式,致力建設一個更平等和友愛的社會。在聖體聖事裡,天主顯示了至大的愛情,推翻了一切支配著人與人關係的權力原則,並徹底肯定了以服務為原則:「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谷9:35)。在若望福音中,我們找不到建立聖體的記載,卻找到了「洗腳」的敘述(參看若13:1-20);這絕非偶然的事:耶穌俯身為自己的門徒洗腳,這正毫不含糊地說明了聖體聖事的真諦。聖保祿更一語破的地指出,沒有具體賙濟窮人以見證愛德,這樣去舉行感恩祭是不合理的(參看格前11:17-22,27-34)。

所以,我們何不把這聖體年,作為教區和堂區團體,致力為世上貧苦大眾,實踐愛德服務的特別時刻呢?我想到那蹂躪著數以百萬計人類的饑餓問題、那折磨著發展中國家的疫病、老人的孤獨、失業者的苦惱,及移民的逆境。這些災禍以不同程度,也困擾著富裕的地區。我們不要自欺,只有透過彼此相愛,尤其透過我們對急需者的關懷,世人才能認出我們是基督的門徒(參看若13:35; 瑪25:31-46)。我們的感恩禮儀是否真實,全視乎我們能否符合這判斷標準。

註釋
22 參看基督聖體聖血節講道(10-6-2004),1: L'Osservatore Romano, 11-12 giugno 2004, p.6.
23 「現代」,36。
24 參看「現代」,36。
25 參看「教會」,1。

Ignatius


Posted -
2004/10/21 下午 04:13:37

結論

29. 「啊,神聖的筵席,我們共領基督!」(O Sacrum Convivium, in quo Christus sumitur!)聖體年源自教會面對這偉大奧蹟而發的驚歎。這驚歎之情,一直彌漫著我的心靈,更流露在「活於感恩祭的教會」通諭。我能夠在教宗職任第二十七年即將開始時,邀請全教會以特別的方式,去瞻仰、讚頌和朝拜這不可言喻的聖事,實在是我蒙受的大恩。但願這聖體年能成為一個寶貴機會,使眾人對基督所託付給教會的這無比寶藏,日益領悟。但願這一年,能激勵大家更熱切和真誠地舉行感恩祭,從而活出一個被「愛」所轉化的基督徒生活。

為達到這目標,各地方教會的牧者,可自行決定採取許多行動。禮儀聖事部亦會從旁協助,提供有用的建議和提示。我並不要求大家做額外的事,但所做的一切,都要有深度的內涵。即使聖體年的成果,僅能復興信友團體的主日彌撒禮儀,並加增彌撒外的朝拜聖體,這恩寵的一年已獲得重大成果了。畢竟好事常應朝高看,不要為了平庸的成果而自滿,因為我們深知常可寄望天主的助佑。

30. 各位主教同牧,我把這一年委託給你們,深信你們會以使徒的熱誠,全力以赴,回應我的邀請。

各位司鐸,你們每天都重複唸著成聖體的經文,向人們見證和宣佈,那臨於你們手中的大愛奇蹟。你們要遵從這特別恩寵之年的呼籲,每日要懷著首祭時的喜樂和熱誠,舉行彌撒聖祭,並多次在聖體櫃前停下來祈禱。

各位執事,你們為聖言和祭台密切服務,謹望你們在這年主寵滿盈。

各位讀經員、輔祭員、非常務(特派)送聖體員,你們要更深切體會,那為合宜地舉行感恩聖祭,而委託給你們的職務,是何等的恩賜。

我尤其要對各位未來司鐸說:你們在修院生活,除設法體驗每日參與彌撒聖祭的甘飴外,更應沉緬於與聖體內的耶穌促膝長談。

各位度奉獻生活者,你們因所作的奉獻,蒙召度長期的默觀生活。請記著,耶穌在聖體櫃內等候你們趨近,好能在你們心內,傾注他友誼的親密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令你們的生活充滿意義。

各位信友,你們要重新發現聖體聖事的恩賜,好能在你們世上的日常生活、各自的行業,及所接觸的各種處境中,得到光照和力量。你們要重新發現聖體聖事的恩賜,使你們更能完滿地活出家庭生活的美妙和使命。

最後,各位青年人,我對你們充滿期望,同時再次邀請你們出席將在科隆舉行的普世青年節。這次聚會所選的主題:「我們特來朝拜他」(瑪2:2),特別能為你們提示善度這聖體年的態度。你們要懷著青春的熱誠、希望和愛的能力,與那位隱藏在聖體聖事中的耶穌相遇。

31. 我們眼前有各位聖者的榜樣;他們從聖體中獲得滋養,在成全的道路上臻於至善。他們不知多少次體驗到這如此偉大的奧蹟,以致感動流淚,在聖體前度過不可言喻的「婚禮」般喜樂時刻。至聖童貞聖母一生體現了聖體聖事的道理,她尤其能幫助我們。「教會既以聖母為榜樣,因此也蒙召效法她與這至聖奧蹟的關係」。(26)我們所領受的聖體是她聖子的無玷體血:「萬福,生於童貞瑪利亞的真實身體」(Ave verum corpus natum de Maria Virgine)。在這恩寵的一年,教會在瑪利亞的扶持下,找到了新的動力,去實踐她的使命,愈發體驗到聖體聖事是她整個生活的泉源和巔峰。

我誠心祝福各位滿溢恩寵及喜樂。

若望保祿二世
二零零四年十月七日玫瑰聖母紀念日
教宗職任第二十六年
發自梵蒂岡

註釋
26 「活於感恩祭的教會」,53: AAS 95 (2003), 469。

edward


Posted -
2004/10/21 下午 06:03:45

thanks, Ignatius.

頁:  1 回 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