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入
<<<

名稱: 密碼:

加入 | FAQ | 聯絡我們
全部區域 > 神學 > 禮儀與聖事 > 天主教「祭天崇祖」的觀點

頁:  1 回 應
作者 內容

Ignatius


Posted -
2006/2/8 下午 08:17:35

天主教「祭天崇祖」的觀點

蕭擲吉

「祭天崇祖」乃我國固有文化裡飲水思源的具體行為表現。祭天之禮儀在天主教之感恩禮中表達得相當圓滿,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親自臨在於整個祭禮中,天主聖三也充分地傾注恩典在「聖言」(聖道禮儀)暨「聖體」(聖祭禮儀)中。天主教的崇祖禮儀通常安排在彌撒後舉行,將整個禮儀的生命豐富地生活出來。本文不再詳述祭天的意義,僅就崇祖之觀點表達淺見。

《禮記.郊特牲》說:「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天為萬物之始,祖先由天生,尊天德而報親恩,以祖配天;天者上帝也。祭祀祖先,一方面是「思慕之情」,一方面又是「報恩之義」,這是國人對萬物與人生本源的基本看法,祭天祀祖就是報本反始的方式。「敬天」必忠君,於是忠道得以申張,「法祖」則重喪祭,於是孝道得以發揚。「忠孝之道」乃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主要倫理規範。

自古以來,國人對於祖先的崇祀存有根深蒂固與優美的思想。據甲骨文的記載,殷人對他們的祖先,作到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在」的地步。殷人對祖先的看法,認為他們雖然死了,但其精神(靈)依然存在。這也驗證著靈魂不死不滅的說法。

天主教在中國恢復崇祖禮儀是由教宗庇護十二世,於1939年12月8日正式批准實施。1971年1月27日農曆春節由于斌樞機主教倡導,在台北師大附中禮堂舉行祭天崇祖禮儀,並於1972年擴大推行,受到當時國內各界人士熱烈響應,亦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順利推展開創新頁。此後,在台灣各地聖堂都在農曆大年初一感恩祭後舉行崇祖儀式,以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教會禮儀,一方面可以使國人對天主教是「洋教」的謬誤思想改觀,另一方面也是針對社會的移風易俗,可以「敦教化,厚風俗。」(註:中國歷史中「禮儀之爭」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基督信徒可不可以尊崇孔子與祭祀祖先。1704年教宗格來孟十一世,下令全面禁止中國的信徒進孔廟、祠堂、上墳等所有與祭祖祀孔相關的活動,觸怒了清朝康熙皇帝,因此下了禁教之令及隨後發生的諸多教難事件。令人惋惜的是,在「禮儀之爭」的背後,其實存在著儒家思想和基督宗教神學對話和溝通的可能性。請參閱《中國天主教史》第七章禮儀之爭-穆啟蒙編著,光啟出版社。)

崇祀祖先本身是中國人表達「慎終追遠」的孝思行為,聖經與中國傳統的思想並不相悖,在十誡中論及人倫的第一條便是:「當孝敬父母」,而且遵行的人是附帶有天主恩許的(出20:12;申5:16)。在各民族、文化中之美善的部份相信都是來自天主,文化或習(禮)俗本身具有多重的價值,天主教的文化特色是本著「教會的禮儀慶典應配合不同民族的天賦和文化,為使基督的奧蹟『能曉諭萬民,使他們服從信德。』(羅16:26)文化不但不會被消除,反而藉著基督得到救贖、變得更完美。」(《天主教教理》1204)正如主耶穌所說的:「我來不是為廢除法律或先知,而是為成全。」(瑪5:17)藉著基督提昇和聖化中華固有的傳統文化,使得「祭天崇祖」有更清楚的定位,也賦予了它新的意義和價值。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99年11月6日發佈的〈教會在亞洲〉的通諭裡,強調文化的融合:「亞洲人民以他們的宗教和文化的價值為傲……熱愛尊重生命的價值,憐憫眾生,親近自然,對父母、年長者和祖先的孝道,以及高度發展的團體意識……在這個互補與和諧的架構中,教會能夠以一種既忠於自身傳統又符合亞洲人心靈的方式傳達其福音。」在文化、傳統與宗教信仰中找尋一個新的平衡點和出發點,是教會賦予現代基督徒傳福音的新使命。

在天主教的信仰裡「諸聖的相通」,為亡者代禱是「旅途中的教會深深體會耶穌基督整個奧體的共融精神,自教會初期以來,便以極大的熱誠,孝敬追念已故的人;『為此,他為亡者獻贖罪祭,是為叫他們獲得罪赦。』(加下12:46)我們為他們祈禱,不但幫助他們,也使他們為我們的益處所作的代禱得以奏效。」(《天主教教理》958)在教會裡,11月稱之為「煉靈月」,普世教會以一個月的時間為亡者煉靈祈禱,與已亡的親友恩人的靈魂作肢體的共融,因為我們相信都一同領受基督的救贖之功。「莫悲傷,莫哭泣,我死後,會對你們更有益;念在茲,助在茲,其成效,超過我生活在世。」聖道明的遺言,將「諸聖相通功」的道理詮釋的巧哉!妙哉。

崇祀祖先時奉以「中華民族列祖列宗」之牌位(或如清明掃墓時),全家人聆聽聖經上的話,如:德44:1-15;瑪5:1-10,配以紅燭、鮮花、素果,以意敬心虔奉上一拄清香(※使用乳香更能清楚表達天主教禮儀的記號),獻上祝禱之意,還報以鞠躬之頂禮以表達景仰、肅穆、尊崇之意,願我們的禱聲如一瓣心香上達天聽,蒙主垂聽。

源遠流長崇祖之儀禮,是值得保存與發揚光大的文化傳統,更是今日基督徒面對文化與信仰,及傳統間的調適與整合的重要議題了。

edward


Posted -
2006/2/9 下午 06:37:29

小弟堂區的禮儀小組,最近亦就農曆新年期間的「敬祖」問題,有著一點點討論。原來很多教友,仍對「中國化」的禮儀,覺得不甚「穩妥」。

教宗本篤十五世的《夫至大》(Maximum Illud)宗座牧函,和庇護十二世在1939年頒佈的批准,時常被引述為天主教關於「中國教友敬祖問題」的轉捩點和里程碑。

不知哪位兄弟姊妹,有該兩份文獻的原文或中譯本,以資研讀和探討?

靚仔


Posted -
2006/2/10 上午 10:23:41

梵蒂岡的網站有西班牙文本

http://www.vatican.va/holy_father/benedict_xv/apost_letters/documents/hf_ben-xv_apl_19191130_maximum%20illud_sp.html

edward


Posted -
2006/2/10 下午 01:15:17

Hi Handome,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

This is precisely the problem - only Spanish version is available.

Is there a Chinese version available since this document is so frequently quoted by many?

靚仔


Posted -
2006/2/10 下午 03:26:35

上世紀三十年代英國的公教真理學會出版過英譯本.
修院圖書館有一本書收錄了四個重要的傳教文獻,其中一個是夫至大.edward如有需要,我明天可以影印寄給你.
我想看得明就可以吧,不用一定要中文或拉丁吧?

edward


Posted -
2006/2/11 下午 05:10:34

Thanks, Brother Handsome, for your help.

Haha. I don't insist on a Latin version. But if the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it would be feasible for sharing among my fellow parishioners.

靚仔


Posted -
2006/2/11 下午 10:20:15

I got the Lat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 of Maximum Illud. But only chinese version of the 1939 decree.

How to send it to you, Edward?

edward


Posted -
2006/2/12 下午 03:31:15

Please send me an email to the following address and I will give my postal address to you.

edvardvs@sinaman.com

Thanks for your help, Handsome.

rosa


Posted -
2008/10/21 下午 05:12:59

I am working on a paper relating to 夫至大通諭
Could I have a copy of Chinese version of it?

simon


Posted -
2008/10/30 下午 03:03:51

網友去非在零六年於另一論題中有此留言:

「此外﹐教廷所作的一些決定﹐有時並不會是完全正確的。例如在中國教會的禮儀之爭當中﹐教廷曾明令中國教友不得祭祖祭孔(發生在清康熙年間)﹐但這在民國後還是被更正了。如當時有傳教士或中國教友不理會這些規定﹐是否仍會“不能得救”﹖如果不是﹐那這些例子如何能幫助我們理解現在教會訓導的“須遵守性”﹖ 」

若去非的留言屬實,我可否這樣理解教會訓導:
教會訓導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正確的,但不是百分百正確,所以教友宜小心作決擇是否遵守。

頁:  1 回 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