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入
<<<

名稱: 密碼:

加入 | FAQ | 聯絡我們
全部區域 > 神學 > 禮儀與聖事 > 論聖週五之領聖體

頁:  1 | 2 回 應
作者 內容

Cissie


Posted -
2001/5/2 下午 04:12:16

我想這問題不會有答案:禮儀如何才對,怎樣才好,怎樣會是亂,本來就滿佈灰色地帶。
但我個人覺得,如果禮儀進行的方式足以使任何一位信友因改動而不能投入,這改動就是失敗,就是不合:
"宗徒大事錄"內滿載宗徒和信有如何透過禮儀和祈禱請來聖神:重點在"同心合意"。
如果像edward 和 handsome 這樣的爭議在禮儀中繼續,那麼,個人看,這問題就大了。
所以我贊成劃一禮儀。

edward


Posted -
2001/5/3 下午 09:59:37

感謝天主,今天考試算是不錯。現在可以繼續參與討論了。

小弟嘗試從「Presanctified」及「Aliturgical days」的條目下搜尋資料。發現其實東方教會(包括現在的東正教)原來在四旬期中,除主日及週六以及預報救主降生節外,平日是不舉祭的。而在不舉祭的日子中,東方教會的晚禱則有「Liturgy of the Presanctified Gifts」,就是將先數天彌撒中祝聖的餅酒帶到祭台上,並在若干祈禱後,讓信眾領聖體。梵二前聖週五的「Missa Praesanctificata」,所指的就是這禮儀。

我搜尋東方教會的網頁。當中他們瞭解四旬期的平日不舉行彌撒,是因為他們認為四旬期的「懺悔」和「憂愁」與神聖禮儀(彌撒)的「喜樂」精神不符。因此,在早期東方教會的會議,如在公元三六三年的「Council of Laodicea」﹝Canon 49﹞禁止在四旬期的平日舉行神聖禮儀。

與此同時,不論東方或西方的教友們也有每天領聖體的集慣。他們在主日彌撒後,將聖體帶回家在平日領受。然而,隨著歷史的演進,教友們逐漸不在家中領聖體,而在聖堂參加平日感恩祭時領受。而在四旬期不舉祭的平日,逐漸演化出平日晚禱的「Liturgy of the Presanctified Gifts」,也好讓教友們領聖體。傳說中,這項禮儀的始祖是聖大額我略。這種禮儀,在六九二年的地方教會會議「Council of Trullo」(Canon 52)中得到印證。

在不舉行彌撒的日子送聖體,東方教會所提出的神學理由是:給教友們提供基督的淨化和扶持,好和魔鬼的邪惡勢力搏鬥。

後來教友們每天領聖體的習慣在東方教會漸趨式微,(是否因為要返聖堂才能領聖體「麻煩」?)在東方教會將這些領聖體的禮儀減少,拜占庭禮的「始祖」聖巴西略在這個時代中有「在四旬期平日中,每星期領兩次聖體」的榜樣,他的善表,就在拜占庭禮中定型了:袛在四旬期內的星期三及星期五有這樣的送聖體儀式。

相信大家都清楚,西方教會在四旬期的平日一直都舉行彌撒的。而在聖週五不給教友送聖體的時段,是在十六世紀中葉的特倫多會議後、教宗聖庇護五世改革禮書時,將領聖體的部分袛保留給主禮──然而「Missa Praesanctificata」的傳統則依然保存。至於在第十六世紀之前一直至古老的時代,教友們在聖週五領聖體的情況,則需要進一步考證了。如果有適合的資料,我將會問:西方各教會的聖週五禮儀,除羅馬禮和米蘭禮外,高盧禮和西班牙禮的做法是如何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以下的網頁:

「The Presanctified Liturgy」

「The Liturgy of the Presanctified Gifts」

靚仔


Posted -
2001/5/3 下午 11:00:23

但就算是拜占庭禮有領預先祝聖的聖體的習慣,但也沒有在聖週五領聖體,這又如何解釋?

edward


Posted -
2001/5/4 上午 07:19:21

該方面的資料,小弟則未能找到了。我只是想指出,在教會的禮儀傳統中,彌撒的祭獻和領聖體的部份,未必一定是掛鉤的。所以在教會傳統中,不舉祭的一天,也未必一定不可以送聖體。

東方教會在四旬期的平日也限制教友們領聖體的次數,然而拉丁教會卻在四旬期內仍每天舉行彌撒和領聖體。大家在計四旬期的計算方法上也有不同!雙方在禮儀上發展的不同之處,在此亦可見一斑。因此,在聖周五這不舉祭的一天,雙方對領聖體與否有著不同做法,亦是可以理解的。

在八世紀後的西方教會中,聖週五領聖體的習慣似乎已是一種慣例。以往人們的習慣多是在聖週五的早上參加「Missa Praesanctificata」,中午參加耶穌苦難三小時敬禮(Tre ore),而晚上則參加「Tenebrae」的儀式。一些羅馬分離的宗派兄弟們也有著這些習慣的遺跡(甚至也有著領「聖體」的部分)。一九五零年代教宗庇護十二世將聖週禮儀改革,規定「Missa Praesanctificata」在下午三時舉行。反倒令一些古老的傳統敬禮流失了。

「Missa Praesanctificata」在整個與一般彌撒禮儀差不多的儀式中,故意地「刪去」了祝聖的部分。所表達的,正是一種失落感。在西方教會的情感中,基督的聖體和基督的苦難,是分不開的。這在之前已經講述過了。

靚仔


Posted -
2001/5/4 下午 12:11:04

我也希望查考一下, 可惜香港沒有這方面的才料, 圖書館沒有Missale gothicum, 又沒有 Missale mixtum, 去何處找高盧禮和西班牙禮的資料, 原本滿心歡喜, 見到PL85應錄有Missale mixtum, 可惜圖書館只有84,86,就是沒有85, 奈何?
如有資料我也想看看sarum 禮, 或其他禮書怎說. 不知圖書館長會否考慮買進這些參考書呢? 我知都有些困難的, 沒有多少學生有興趣, 也沒有多少人看得明, 此其二. 但我見到有些只是百幾至幾十鎊一本/套, 硬皮精裝, 又好像買來擺也值得.

edward


Posted -
2001/5/4 下午 03:04:10

或者可以問一問教區的禮儀委員會吧?

以前曾經興起過一個很浪漫的念頭,就是:可否把所有教父、大公會議和禮儀典籍的原典譯成中文,然後把它們擺上互聯網?

靚仔


Posted -
2001/5/4 下午 03:12:31

據我所記得, 禮委是有很多羅馬禮的書, 也有安博禮, 我也查閱過, 但最喜歡的還是利類思的彌撒經典. 其他的就不多見了, 或者下次上去時再找找.
另外,學院已有計劃將ds的唯一中文版(施安堂譯)放上網, 教區也會將大部份社會訓導文獻上網, 等著瞧吧.

edward


Posted -
2001/5/5 上午 09:03:38

噢,那就要拭目以待了。

其實,美國有人把廿多冊Volumes的Catholic Encyclopedia放上網,都是靠很多業餘熱心人士去幫助的。我覺得其實香港的教友也可以做類似的project,好使中國教友的網上資源豐富起來。為傳教或為自己的神益,也很有幫助。

頁:  1 | 2 回 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