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驛站

蔡惠民神父


水中掙扎

一個男孩子在水中遇溺,拼命呼救掙扎。他的母親在岸上焦慮萬分,高聲呼喊,希望能找到援手。那時,離她不遠站著一個深諳泳術,體格強健的青年人,他目睹一切,但似乎無動於衷,見死不救。過了一會,眼見男孩子已筋疲力盡,開始絕望地往下沉的煞那,年青人立時跳到水裡把他帶回母親的身邊。「為什麼你不及早救我的兒子?」母親心存感激的問。「太太,他拼命掙扎的時候,如果我去救他,只會連我也拉到水裡去;只有當他無力再掙扎,才是容易施以援手的時刻。」  

乙年主日講道

將臨期第 二主日


若翰洗者身披駱毛,腰束皮帶,在約旦河為人付洗的形像已深入民心,如果他今天要出現在我們眼前,將是怎樣的模樣?我聯想起台灣鹽寮淨土的區紀復先生。記得多年前到他那裡體驗簡樸生活,發現從住的,用的到吃的每一細節,都與時下物質主義背道而弛。非經一番學習和掙扎,實在無法體味箇中的真我。一如若翰洗者,這種反潮流的生活方式,不單是一個先知性的標記,也是返樸歸真,重拾心靈原貌的具體改變。

按聖經學者的意見,若翰邀請人到約旦河受洗,為當時的猶太人來說,實在是一個先知性的標記。根據猶太人的傳統,他們只會為歸依的外邦人施行浸禮。藉著從水中出來的儀式,象徵受浸者決志加入一個昔日走過紅海的團體。若翰卻一改傳統,要求猶太人浸洗,以表達他們的悔改,及重申對天主盟約的承諾。若翰之所以選擇受浸作為悔改及新生的標記,因為水中的經驗不僅是一個儀式,本身也是一個重生的掙扎和事實。故事中的男孩子在水中遇溺,極力希望獲救。諷剌的是:他越是執著不放,援手越難以施展;反之,他越是張手信賴,新生越容易湧現。

其實,早於依撒意亞先知時代,以色列人己經明白,走過紅海不單是他們團體的標記,也是天主拯救的真實行動。那時,以色列人經歷了流徙巴比倫的惡夢,興奮地準備回歸故里,先知邀請他們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原中為天主修平一條大路。(依40:3)這條「上主的道路」,一方面是指將要面臨的艱辛旅程,猶如當年他們的祖先逃離埃及,穿過紅海,進入曠野的經歷一樣。另一方面,「上主的道路」也是死亡與生命的掙扎,一條痛定思痛,重歸天主懷抱的悔改旅程。為準備這條道路,先知說:「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陵要剷平,隆起的要削為平地,崎嶇的要闢成坦途。」(依40:41)在昔日的有限條件下,相信先知的邀請,不是修築一條從巴比倫到耶路撒冷的高速公路,而是踏上一段充滿掙扎的悔改之旅。

因此,先知的經驗再次給我們肯定:生命與死亡的微妙關係,就像重投天主的懷抱一樣,只要我們不再在天主與自己之間自設障礙,天主便能與人同行。當我們拿走像深谷一樣無底的物質追求;像山陵一樣無止境的權位戀棧;像隆起一樣的自我膨脹;像崎嶇一樣的居心叵測,便赫然發現天主的救恩原來就在足下。

如果若翰洗者的呼聲,代表著一個好消息,那麼,這個好消息同時是一個壞消息。因為要經驗天主的拯救,我們首先被邀請修直上主的道路,再次經驗以民昔日走過紅海,由死入生的掙扎。過程中我們要經歷若翰、耶穌,以至其他門徒一樣的死亡,與此同時,我們才會經驗若翰所預言的聖神。耶穌的聖神使我們在水中重生,好成為一個反樸歸真,心靈滌淨的標記。


© Copyright Fr. Peter W M Choy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