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驛站

蔡惠民神父


放心

十九世紀俄國作家契訶夫有一本短篇名作《小公務員之死》,描述一位小公務員在戲院看戲時,不小心打了個噴嚏,唾沫濺到坐在前排的將軍身上。小公務員急忙向將軍道歉,將軍回答說:「不要緊,沒關係!」可是這個小公務員卻萬分惶恐,耿耿於懷。中場休息時間,他又去請求將軍原諒;次日又專程去將軍府上賠罪。第三天又向將軍反覆解釋自己無意冒犯。將軍終於被這近乎糾纏的道歉惹火了,大叫一聲:「滾出去!」小公務員嚇得全身發抖,倒頭便死了。

乙年主日講道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如果我們為小公務員的死感到可悲,我們是否也應為纏繞內心的不安、恐懼、自責而難過?

一個老太太因病逝世,她的兒子一直心情凝重,起初以為是生離死別的哀傷。幾個月後,情況依然。傾談間發現,原來他感到虧負了母親。他認為母親的死是由於自己忙於工作,長期疏忽她的飲食照顧和健康狀況所致。當母親告訴他身體不適時,已是癌症末期,短短兩星期便離開人世。雖然在修和聖事中,神父好幾次告訴他:「放心!天主已經寬恕了你!平安回去吧!」或許這位兒子期望神父給他的是嚴厲的補贖,而不是說:「放心!」他覺得一日找不到方法彌補這份虧欠,一日難以釋然。因此,他始終是耿耿於懷,鬱鬱寡歡。

為什麼人硬要將內心的不安,套在自己和天主的關係上?耶肋米亞先知不是已經清楚指出,天主希望我們歡呼喝采嗎?無論我們怎樣垂頭喪氣、灰心失意、焦慮不安,祂要像慈父一樣,把我們從大地的盡頭召集回來。縱使我們含淚前行,祂卻撫慰引導,領我們踏上不會跌倒的坦途,來到溪流旁。(耶31:7-9)面對這樣的慈父,為什麼我們仍不放心,坦然接受自己的過失和不可挽回的大錯?

基督在希伯來人書中是一位大司祭,但人無須伏地叩首,便可到祂的面前。祂「同情無知和迷途的人,因為他自己也為弱點所糾纏。」(希5:2)再者,聖經中,天主每次主動接觸人,都叫人「放心!」例如匝加利亞(路1:13),瑪利亞(路1:30),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其他婦女,(谷16:6)都聽到天使對他們說:「不要害怕!」

如果仍不放心的話,我們可細看一下福音中巴爾提買的經驗。他是一個坐在路旁乞食的瞎子,由於看不見,也沒有什麼能力,他只能高聲向耶穌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吧!」(谷10:47)這句從無助之中發出的呼求,起初得不到其他人的共鳴,有許多人就斥責他,叫他不要作聲。不過,這是他唯一接近耶穌的本事,所以他越發喊叫:「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巴爾提買的不斷呼求,終於引起耶穌的注意。耶穌遂叫人把他帶過來,其他人就跟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呢!」(谷10:49)聽到這句話,旁邊的人感覺是什麼?是真的放心?抑或開始心中盤算,究竟耶穌會向他提出甚麼要求?他要怎樣準備自己,好能堪當走到祂的面前?他有甚麼本事,竟然會得到耶穌的垂青?一連串的問題,反映他們內心仍是害怕、不安、猶疑。

巴爾提買自知一無所有,唯有懷著信心,走到耶穌面前。出乎意料,耶穌沒有問他為甚麼會弄得如此下場,也沒有看他是否堪當,更沒有翻查他的過往。祂只是對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甚麼?」(谷10:51)由此可見,這位人而天主的耶穌,大能施恩的救主,珍惜人對祂的信賴,多於我們戰戰兢兢的努力。我不知道那位兒子最終能否從自責的心魔中釋放出來。一個人的責任感故然重要,但如果因此而限制了天主的忠信和大愛,那便是本末倒置。巴爾提買給我們最大的啟發,莫過於這句從無助之中發出的呼求:「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無論我們怎樣努力避免,生命總會有教人耿耿於懷的遺憾,就如瞎眼使人看不見,什麼也做不來。不過,瞎眼也教人懂得呼求「達味之子,可憐我吧」,把人帶到耶穌面前。當我們聽到祂說:「放心!起來!」的時候,無論怎樣不濟,願我們對祂的信心,勝過我們的疑懼與不安;願我們懷著勇氣走到祂的面前,聽到他親自向我們說:「你願意我給你做甚麼?」


© Copyright Fr. Peter W M Choy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