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驛站

蔡惠民神父


逆向思考

良寬禪師終身參禪修持,一日也不曾懈怠,因此非常受人敬重,許多人遇到問題都前來拜託禪師幫忙解決。一日家鄉有人前來拜訪禪師,他對禪師說:「你家鄉的一個姪兒整日好吃懶做,每天不務正業,更糟的是還愛賭博,家產都快被他花光了,無論任何人勸他罵他都沒有用,希望禪師能幫忙勸說來改變他。」良寬禪師聽後便答應跟他一同回去,走了三天的路途,終於回到家鄉。他在姪兒家中坐了一晚,甚麼話也沒有說。隔日一早準備告辭返回時,良寬禪師對姪兒說:「我想我真的是老了,兩手直發抖,腰也彎不下去,可否請你幫我把草鞋繩子繫上?」他的姪兒於是蹲下來幫他繫鞋帶,良寬禪師看著他慈祥地說:「謝謝你了!你看,人老的時候就一天不如一天。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輕時,要把人做好,把事業基礎做好。」說完就離去,對姪兒的行為隻字未提。但自從那天起,他姪兒再也不胡亂過日子了。

丙年主日講道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已進入倒數階段,不知大家是否已有屬意的候選人。一位朋友最近告訴我,今次立法會選舉,她不會去投票。理由是她發現那些立法局議員愈來愈言行不一致,他們將個人或政黨利益凌架香港整體巿民利益之上。接二連三的醜聞曝光後,她實在提不起勁去投票。或許這位朋友的看法有點消極,但多少也反映了選民對候選人誠信的重視。希望在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制度下,新一屆當選的都是盡心盡力為香港巿民服務的議員。

如果天主也參與今次立法會的投票,祂會選那一位候選人呢?答案當然不得而知,不過,我想天主心目中的候選人可能是出人意表的。為甚麼?根據聖經記載,天主過往揀選的人都是充滿醜聞,毫無誠信的人。

第一個例子是以色列人。正當天主在西乃山上頒佈十誡給梅瑟的時候,以色列人卻在山下拜金牛,這是一件何等尷尬的醜聞!接受十誡代表以色列人承認自己是天主的子民,並願意遵守天主的誡命,與此同時,他們又離開天主,向金牛獻祭。由此可見,以色列是一個執拗的百姓,一個不值得信任和同情的民族。

然而,天主最終沒有向他們發怒,撤消了要加於他們的災禍,因為祂記起自己曾經向亞巴郎許下的諾言:「我要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繁星那樣多,我所許的那整個地方,必賜給你們的後裔,叫他們永遠佔有。」(出32:13)

另一個例子是保祿宗徒。在初期教會,眾所週知,保祿曾經是一個「褻瀆者,迫害者和施暴者。」(弟前1:13)本著盲目的宗教熱忱,他追捕那些相信耶穌是主人,把他們押往監獄。遇到不肯悔改的死硬派,他甚至贊成把他們殺害,斯德望便是其中一個受害者。(宗8:1)

一個這樣迫害過教會的人,天主不獨沒有懲罰他,反而對他格外施恩,使他成為初期教會一位偉大宗徒。保祿剛烈的性格在往後的日子並無多大的改變,不過,從他發自內心的感激之言,我們可想像天主的揀選是如何出人意表,祂的愛為保祿是如何刻骨銘心。

浪子雖然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卻是聖經中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耶穌講這個比喻的背境,是一些社會上的公開罪人與祂同餐共食,因而遭到經師和法利塞人的非議。按當時的宗教法律,與這些稅吏、娼妓、和不潔的人交往是醜聞,耶穌作為一個師傅,一個公眾人物,實在不應接觸這些人。就像以色列人或保祿一樣,這些過著傷害自己,亦傷害他人生活的人,理應不再獲得信任與同情。他們是咎由自取,經師和法利塞人的非議似乎不無道理。

天主的選擇卻有所不同,祂並不計較人的醜聞,也不理會人過往的誠信。浪子的生活的確是一無可取,他不但大逆不道,要求父親分家產,更荒淫度日,耗費了所有資財。浪子似乎亦有自知之明,所以在走投無路,回到父親的家裡,要求的只是當一個僕人。怎知,父親對他過往所做的一切,隻字不提,更要殺羊宰牛,大事慶祝一番,難怪浪子的哥哥生氣不肯接納這個弟弟。

從以上三個例子,我們看到天主所揀選的往往使人大跌眼鏡。浪子比喻的教訓歷久常新,因為每一次細讀這比喻,我們都發現兄弟兩人的影子在自己身上。一方面我們感謝天主在我們身上的工作,無論自己怎樣不濟,離開天主有多遠,天主從沒有放棄我們,只要回頭一望,便發現天主正在路上等候我們。另一方面,我們不容易寬恕他人,無論自己怎樣願意,一看見曾經傷害自己的人,始終無法克服內心的懷疑和顧慮。

在兩兄弟的影子中,天主邀請我們發現父親的第三個兒子。這個兒子一生忠信,慷慨熱心,經歷重重的困難後,在天國裡發現其他的兒子。有一生幸福順利的,有令人意外發現他們的,更有不應在那裡出現的。天主要對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有的,都是你的。」(路15:31)如果有人問:「天主的償報是否公平?如果能再活一次,你會不會選擇浪子的生活?」這個兒子答說:「不會,我會為光榮天主同樣再活一次,因為天主是忠信和慈愛的!」


© Copyright Fr. Peter W M Choy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