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驛站

蔡惠民神父


吃素婆和殺豬漢

有一位吃素婆,平日吃素,拜佛唸經,表面修行,但心地狠毒。吃素婆隔壁,住了一位殺豬漢。此人雖吃葷殺豬,但為人老實,心地善良。吃素婆平日很瞧不起這位殺豬漢,常常冷嘲熱諷,對他不假顏色,「你每天都在殺生,不知殺了多少性命?你這要下十八層地獄的。」殺豬漢只得苦笑道:「我們家第一代殺豬,已被打入第一層地獄,第二代殺豬,又被打入第二層地獄,到我已是第十八代了,注定是要打入十八層地獄了。我真命苦啊!」吃素婆幸災樂禍地問著:「你命苦甚麼呢?」殺豬漢看了吃素婆一眼道:「原來第十八層地獄裡,我無法做我的老本行了,因為那裡豬肉沒有要,住的都是像妳一樣的吃素婆啊!」(錄自卡滋卡滋巫婆湯P.110)

丙年主日講道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有人說:天堂和地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中間隔著一道深淵,任何一方無論多願意,也無法與對方接觸。富翁和拉匝祿便是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也有人說:天堂和地獄是同一的地方,分別只是心境。同樣是工作,如果視之為義務,人生便成了地獄;如果視之為樂趣,人生便成了天堂。究竟天堂和地獄是不同的地方,抑或是不同的心境?天堂和地獄是否存在?今日的生活與來世的生命又有甚麼關係?

一個八人殉難的記載,或許為我們提供了一點照明。在瑪加伯書中,有母子八人因不願背叛祖先的法律而被捕。縱使面對酷刑,他們也不屈服。其中一人在快要斷氣的一剎那,對迫害他的人說:「你使我失去現世的生命,但是宇宙的君王,必要使我們這些為他的法律而殉難的人復活,獲得永生。」(加下7:9)另一人的舌頭即將被切去時,仍充滿信心地說:「這些肢體是從上天得來的,但是,現在為了他的法律,我不吝惜這一切,希望有一天從他那裡仍再得到。」(加下7:11)

母子八人雖然一個一個的受苦死去,但因著天主的仁慈和忠信,他們深信生命不會因死亡而結束,反而進入永生。在永生中,現世的一切都會延續。死亡的將要復活;殘缺的將要復原;失去的將要重圓;痛苦的將要得到安慰。這便是母親鼓勵七個兒子從容就義的信念:「我不知道你們怎樣出現在我的腹中;不是我給你們靈魂與生命,也不是我構成了你們每一個人的身體。世界的創造者,既然形成了人的初生,賜予萬物以起源,也必仁慈償還你們的靈魂和生命,因為你們現在為愛護他的法律捨生致命。」(加下7:22-23)

如果永生是今世的延續,人還要相信復活嗎?撒杜塞人舉了一個例子問耶穌:「曾有兄弟七人,第一個娶了妻子,沒有子嗣便死了。第二個,及第三個都娶過她為妻。七個人都是如此:沒有留下子嗣就死了。末後,連那婦人也死了。那麼,在復活的時候,這婦人是他們那一個的妻子?」(路20:29-33)耶穌答覆說:「今世之子也娶也嫁;但那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復活的人,他們也不娶,也不嫁。」(路20:34-35)永生雖然是現世生活的延續,但復活的生命卻遠遠超出今世的經驗。復活的人不娶不嫁,因為在來世,他們將要以更圓滿的方式去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我們不應以現世的婚姻觀念去局限復原後的的男女關係。

按今天讀經的提示,今生和來世是一個延續,是同一生命的兩個不同階段。我們今天怎樣生活,死後也要永遠地怎樣生活。我們每一個人,從存在一刻開始,每天的生活抉擇,就是地獄和天堂間的抉擇。幾時人向著天主不斷開放和回應,那便是天堂;相反,幾時人躲避,自我中心,仇恨,不再與人分施,那便是地獄。因此,地獄不是天主用來懲罰人的地方,而是人自己塑造的籠牢。

殺豬漢代代殺豬,表面上要打下十八層地獄,但他的老實為人,善良心地,將自己的職業打造成天堂。反之,吃素婆平日吃素,拜佛唸經,表面修行,但她的狠毒心地,把她的人際關係變成了十八層地獄。

一如瑪加伯書中母子八人,無論我們在人的眼中如何失敗或命苦,只要我們堅持向天主開放,並信任祂的安排,我們不單在今天要經驗祂的安慰,更要在來日進入那超乎想像的圓滿喜樂。


© Copyright Fr. Peter W M Choy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