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綸音

吳智勳神父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甲年)

相信天主的寬仁、公義與大能

智 12:13, 16-19

羅 8:26-27

瑪 13:24-43


這主日的福音有三個天國的比喻,分別從三個不同的環境取材:即田間、園子及廚房。耶穌以日用簡單的素材,帶出天國的真理。比喻強調兩個重要訊息:天主的寬仁與公義,和天主改變人與環境的能力。

耶穌以一個有趣的麥子莠子比喻,帶出一個莊嚴的信息——既寬仁又公義。在麥田裡撒莠子是當時作弄敵人的常見手法,一則莠子會和麥子爭取田地裡的養料,到發現問題時,拔掉莠子會影響麥子;此外,收割時要分開麥子和莠子亦會浪費很多時間。耶穌以一個令聽眾會心微笑的比喻,解答一個嚴肅的問題。

因著基督的出現,天國已來臨,基督的死亡和復活更戰勝了罪惡,但為何事實上世界仍充滿罪惡?全能全善的天主,為甚麼容許罪惡繼續存在?比喻告訴我們,天主容許罪惡存在一定有祂的意思,應把判斷留給天主。這個比喻有其限制性,因莠子永不會變成麥子,但作為一個人,改變是可能的。天主不願意任何人喪亡,祂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若每人犯罪立刻受罰,我們沒有多少個可以存在。

每人心底裡會痛恨惡人,惡人死光會大快人心,難怪剷惡除害的影片向受歡迎。法律若未能立時主持公義,人會期望英雄人物出來鋤奸。其實,任何鼓勵個人復仇,自己替代法律的意識是不健康的,更不符合福音精神。

比喻告訴我們,天主容忍惡人的存在,是因著祂的寬仁慈悲;但天主也是公義的,不像世間的法律,對某些罪惡無能為力。最後審判是真實的、公義的、必然的,像收割一樣必定會來臨,罪惡勢力最終會被消滅,基督徒應懷著信德與希望生活。

麥子莠子的種子甚難分別,不等結出果實是分不開的。故此比喻亦對我們說,不要太輕率對人作善惡判斷,善惡往往並非一看便知。黑暗勢力的確存在,但把罪惡都推到魔鬼身上正是魔鬼的誘惑。魔鬼並非唯一的撒莠子者,我們不要天真得像小學生一樣,一聞到異味就各自掩著鼻子,手指指向別人。當我們說人是非,不願與人修和,排斥異己,心懷報復,我們就是撒莠子的人,助長惡勢力存在。所以,不要只埋怨為甚麼世界還有罪惡存在,不如反問自己,我們信了基督為甚麼還會做這樣的事?

芥子的比喻強調天主的國開始很小,但天主的能力使之成長發展,能容天下所有人。酵母的比喻象徵天主潛移默化的力量,使天國在靜默中不斷發展。訊息是:天主有改變人與環境的力量。

讓我們提醒自己罪惡是真實存在的,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撒莠子的工具,同時不要對罪人或罪惡的環境失望,因為如果天主願意,祂有能力改變任何人、任何環境。


© Copyright Fr. Robert Ng SJ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