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四旬期第四主日 |
道亦有道 閰德龍神父 -(丙年主日講道)- |
今日蕩子的比喻中有三個主角,第一個是小兒子,他只顧自己、任性、盡情享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雖然如此,幸好他還有一份醒覺的心;當他知錯後,決心以行動表達自己心底的悔意,回到父親那裏,請求父親寬恕。在過往三星期裡,我們是否像這小兒子一般,在生活中做了或多或少不該做的事,我們有否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設想而忽略了身旁兄弟姊妹的需要? 第二個主角是小兒子的哥哥。這位哥哥不但不懂得愛惜弟弟,還事事斤斤計較。當他知道弟弟悔改歸來的時候,他沒有接受弟弟,還憤然不肯走進家門,並與父親計較起來。他不滿父親為何要善待他那花天酒地,耗盡他的財產的小兒子。這哥哥沒有說:「我的弟弟。」他卻說:「你這個兒子……。」(路15:30)我們可以從中體味大兒子心中的氣憤和嫉妒,他不接納弟弟。在生活中,我們會否也犯上大兒子的毛病,凡事斤斤計較,不能容納異己;又常覺得自己樣樣吃虧、真不公平、怨聲載道? 第三個主角是父親。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像比喻中一樣的父親呢。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當子女不聽話、做錯事的時候,雖然做父母的會給他們機會悔改;但在子女悔改之前,做父母的往往用權威教訓他們一頓,使他們無地自容。然而比喻中的父親卻不這樣做,他每天熱切等待著小兒子回來。當小兒子的身影在遠處朦朧可辨時,父親便跑上前擁抱他,然後吩咐僕人給他披上上好袍子,穿上鞋子,把戒指戴在他手上;又下令宰殺小牛來吃喝歡宴!當大兒子回到離家不遠時,知道發生的事,便憤怒填胸,不肯回去,父親又走出來規勸大兒子。比喻中的父親正是我們天上父親的寫照。祂在生活中不斷等待我們悔改,時刻憐憫我們、善待我們。那麼,我們是否願意學習天上父親的慈悲,接納並寬恕那些得罪了我們的人? 比喻中還有一個配角,就是那位僕人。大兒子驚訝家中為何有奏樂和歡樂聲,便向那位僕人查問。僕人對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安然無恙歸來,便給他宰了那隻小肥牛。」(路15:27)。我們對這僕人的回答有何感受?我們會否也像僕人一樣,不高興蕩子歸家可以獲得如此的厚待,於是當我們說某些話的時候,我們會故意加重語氣,使對方聽罷後加倍憤怒;有時我們的說話不但不能幫助他人面對問題,反而加重他人的不快,加深他們心內的傷害。 今日已是四旬期第四主日,藉著蕩子回頭的比喻,讓我們自我反省:在生活中,我們正扮演比喻中哪一個角色?小兒子?大兒子?那挑撥離間的僕人,抑或是以愛包容一切,作出接納和寬恕的慈父?讓我們珍惜天主賜給我們的恩寵,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我們犯錯在天主眼中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最要緊的是我們犯錯後,有否勇氣作出悔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