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道亦有道
閻德龍神父

(丙年主日講道)
祖宗亞巴郎!可憐我吧


一些信友閱讀「富翁及乞丐拉匝祿」的比喻後,若不細心瞭解的話,很容易誤解這比喻強調現在受苦並不要緊,因為痛苦過後,便可永遠享受福樂;又以為那些現在享受榮華的人,將來便會受到懲罰。

其實擁有金錢、生活富裕並非是罪過或壞事,同樣,貧窮過活也未必是聖潔或善事。聖史路加在這段聖經中要強調的是我們或富或貧,都應該好好生活天主所賞賜給人的尊嚴;這尊嚴就是當我們擁有金錢的時候,我們不濫用錢財驕奢淫逸,甚至出賣他人來滿足自己。同樣在貧窮的時候,我們不會做出一些違反道德的行為,也不會出賣自己的人格。

讓我們在「富翁和拉匝祿」的比喻中,看看兩人分別缺少什麼?拉匝祿缺少的是基本的溫飽,而富翁對拉匝祿的淒涼境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顯示他缺少一份關愛他人的心,他對別人的需要不聞不問。路加突顯拉匝祿的飢渴是要誇大他和富翁之間貧與富的對比。貧窮本來不可恥,貧苦大眾也該有權利活出人的尊嚴。世界原是天主所創造的,世上的一切是為了讓所有人和每個人享用的,正如創世紀中記載:「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女。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創1:27-28)

天主交給人們的工作是治理大地,祂從來沒有屬意某一撮人獨攬大地的資源。可惜世界上財富不均,貧富懸殊的情況日趨嚴重,這是因為人不懂得好好管理並加以善用大地的一切。富有的人需要關愛並幫助社會上的貧苦大眾,另一方面,貧窮的人應盡自己的能力工作,求取生活所需,不應為了賺取更多的錢財,讓自己成為工作和金錢的奴隸。當人只是滿足一己的慾望,他最終會失去永恆的福樂。基督徒應在生活上履行正義,按能力關懷幫助社會中有需要的人仕,為獲得真正的福樂。

今日人類需要有整體性的意識,關心並合力解決貧富不均的現象,讓人人得溫飽,過有人性尊嚴的生活。上述比喻告訴我們:如果人人只追求物質,整個世界會變得一無所有,繁華的外衣隱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是人與天主的疏離,更是人類自私、醜惡的鐵證!

耶穌沒有否定貧窮受苦的價值,「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路6:20)祂同樣沒有指出富有的人該受詛咒。耶穌卻藉著「富翁及乞丐拉匝祿」的比喻要求富有的人在生活中將財富慷慨地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樣,上主自會祝福他們的慷慨。

願透過今日的比喻,我們能好好默想,善用世物,成為上主所祝福的子女!


© Copyright Rev. Joseph Yim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