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二主日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乙年主日講道)
回歸的道路


將臨期紀念救恩奧跡的「已經」和「尚未」。這兩個層面的對立,在本主日的讀經一和讀經二之間,顯得特別費解。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三次強調「已經」(奴役已經結束,罪債已經償清,罪過已經承當了懲罰),並大聲疾呼「天主來了」;伯多祿前書卻強調主的日子尚未來到,所以我們要「等候並冀望」那日子的來臨。

其實這「已經」和「尚未」之間,並沒有矛盾。先知的話雖有關當代事跡,更預言基督:基督來了,末世就已開始。但祂帶來的救恩,還要一步一步趨向圓滿的結局。

伯多祿前書的寫作時間,已是宗徒時代的後期。有些教友以為耶穌的復活與祂的光榮再來,該是緊緊連接的,但等待了很久,卻還不見其來臨。伯多祿提醒他們,這兩件事跡的連接,不是以年數來計算,但耶穌肯定隨時會光榮再來,重要的是我們在這等候的時間,要「勤奮努力」作出準備。

將臨期的一位重要人物聖若翰,今日顯現在福音中。馬爾谷在他福音的開端,就給我們介紹這位救主的「前驅」,他的任務是呼喊:「預備上主的道路吧!」

在依撒意亞書中有一個聲音喊說:「你們要在矌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那是以色列民從流徙之地回歸祖家的路。福音中的是曠野裡的聲音,喊說:「你們該預備上主的道路」,這是打開心門迎接耶穌的道路。

為今日的我們,這「路」的意義當然更加豐富。耶穌已來,祂說「我就是道路」。這是一條雙程的道路,藉著祂,天主來到我們中間,我們看見了、摸到了祂的愛;藉著祂,我們又可以回到天父的懷抱。正因為祂是「來臨」的路,祂也才是「回歸」的路;正因為祂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祂才可以向我們說:「跟隨我吧!」

教會繼承了若翰的使命,要向大家介紹這條路。教會一定要大聲疾呼,宣認這位生於白冷、長於納匝肋、曾在巴力斯坦傳道、死在耶京城外、第三日復活的耶穌。正如保祿說:「如果我不傳這福音,我是有禍的。」

祂以空虛自己的方式,給我們介紹天父的愛,使我們信服了,跟隨祂踏上信德的路途。信德是通往天主必經的路。亞巴郎離棄自己的家,踏上一條不知目的、完全信賴天主的道路。以色列民四十年在曠野裡行了一段漫長而曲折的路。耶穌行了十字架的苦路,但也是逾越的路:經過死亡,到達永生。

將臨期要我們再次記起天主怎樣到了我們這裡,也要我們檢討我們是否在行著回歸天主的道路。

我們早已認識了救主耶穌,但我們是否體味到祂愛的甘飴?我們是否充滿感激的心,不斷地稱謝祂,把整個生命奉獻為感恩祭?恐怕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反而常為了一些不如意的遭遇而埋怨、叫苦……

我們早已踏上了信德的路,但「迷路」不是一個抽象的可能,(羊能迷路,牧者也能迷路!)我們的罪是白白地被赦免了,但罪的效果不是一下子能清除的。在我們心中,基督帶來的「新人」,還常受到「舊人」的挑戰。悔改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一生要持續的努力。

聖若望鮑思高在他的奇夢中,見到自己與一群助手和青少年一起登山。登山是辛苦的,他行了一段後回頭看看,有些停留在山腰,觀花摘果;有些甚至怕辛苦而回到山下。他轉身回去,又勸又拉,帶他們回到登山的路上。其實,耶穌就是從山頂下來為帶我們登上天父的聖山。願我們下足決心跟隨祂!



© Copyright Bishop Joseph Zen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