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本月份《和平》首頁
上月份《和平》首頁
有關《和平》的出版資料
訂閱《和平》
 


八月《和平》

嘉理陵神父


    讓我們為年青人祈禱,他們確實需要教會祈禱的支持。我們經常認為未來是屬於青年人的,但梵蒂岡大公會議[GS31]提醒我們,「人類未來的命運,是操在一批能給下一代指出生活及樂觀理由的人手中。」未來在年青人的手中,但他們必須為這任務做好準備。如果他們未能為下一代作出貢獻,那麼他們的失敗會危害人類的將來。

  大公會議特別指出生活及希望的理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多次指「死亡的文化」威脅著我們的文明。若果年青人充滿死亡的文化,他們便不能宣講教宗所說的「生命的福音」,也不能成為下一代人圓滿生活的泉源。

  公議會後三十年的今天,我們不再使用樂觀一詞。不是因為我們變得悲觀,而是因為樂觀並不足夠。基督徒不是以哲學或社會學的樂觀來面對未來,而是以基督徒那份圓滿的希望。對基督徒來說,希望是與耶穌基督分不開的:基督在我們中,作了我們得光榮的希望(參哥 1:27)。

  若果年青人是未來的創造者,他們個人必須認識耶穌基督,祂是寄居在我們中間的永生天主子。所有的基督徒一定要在基督內生活,宣講希望的福音。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