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交流 園地


 
【  寫下來的生命系列之七:  我也沒有六呎高   】
邱少鈞       

 
時香港的流行歌,大多數都只是圍繞著愛情的男女關係。而且有些歌名和歌詞的內容很多都是悲觀,愛情的價值觀偏低。特別在形容男性方面,例如甘願要做爛泥、做隻貓、做隻狗、甚至要做白痴,也不做情人;有些要達到某些身材高度和要求,才可望追求異性。看起來好像很偉大和實在,背後不是貶低了真摯的愛情觀,失卻了彼此的尊重和欣賞嗎?

加福音十九章1-10節中的匝凱正好給我們一些反省。雖然我也沒有六呎高,但相信比我矮的人還有匝凱。路加好像刻意使凡讀這段福音時,匝凱的身材總比讀者短小,唯獨他的財富肯定比我多。他做了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他很多時候要抬起頭來向人講話打交道,今次竟然可以倒轉令萬人敬仰的耶穌抬起頭來和他交談﹝第5節﹞,甚至高度的讚揚他,更為匝凱帶來畢生的喜悅,他完全的改變是來自於救恩的動力。因此,匝凱的舉動有三點是值得我學習和反省:

一點:渴想成「恩」。這是一個簡單而清晰的目標,匝凱可能因聽聞耶穌非凡的講道和所行的奇蹟異事,可以話被耶穌的言行所吸引,心中產生了渴想和好奇,想看看耶穌是甚麼人,為的是要加深一步認識祂。所以,再一次證明心意的重要,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取決於是否有心,而我也深信匝凱這夥渴想的心是被聖神所觸動。正如保祿在﹝格前:十二章3節﹞中所講:「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能說:『耶穌是主』的。」只要有心和加上有行動的實踐,主耶穌一定會知道和有所回應。

二點:「限制可以成為救恩的能量」。福音中早已形容由於匝凱的身材短小,講出了他的限制,在眾多的人群中不能看見耶穌。這正好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限制,包括我們的身材、學歷和背景等等。但福音也啟示我們的限制不足以阻礙我們所尋求和渴想的目標。實在,限制更可成為獲得救恩的能量,也如保祿在﹝格後:十二章9 - 10節﹞中引述主所說:「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纔全顯出來。」因此保祿接著說:「為此,我為基督的緣故,喜歡在軟弱,凌辱、艱難、迫害和困苦中,因為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有著同樣的意思。匝凱不會因自己的限制,外圍的環境因素和困難,阻礙他渴想的決心,他甚至放下富有人家的身分,穿著華麗的服飾,在眾多的人和街道上往前奔跑,他還跑得比別人快,更想出辦法來,攀上一棵野桑樹,終於可以突破自己的限制,發揮天賦的潛能和智慧,終於看見了耶穌。

穌因匝凱的舉動被觸動了,福音中的第5節耶穌對匝凱說:「快下來。」給我的反思是不需介意自己的限制,返回最真實的自己。正如襌宗所云:「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意境。因為他已經被改變了,改變的不是外表,而是內心,因為他的心已充滿了基督。「人愛看外表,上主卻看人心。」﹝撒上:十六章7節﹞。這夥心就是「有基督的心意」﹝格前:二章16節﹞。耶穌又說:「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說明耶穌對匝凱的應許是此時此刻、忠信可靠和肯定。

後一點:「喜出望外」。現在的匝凱擁有一種心情三個行動來回應耶穌的臨在。因耶穌的讚賞和肯定,願意與他一起,匝凱的心情是充滿喜悅。所以心中有耶穌的臨在、才能獲致擁有真正的喜悅或喜樂,但不是佔有,這種喜悅是從發現自己,自然地走出自己,向外伸延,眼望周邊的人和事。因著耶穌,自己也成為喜悅的泉源,向外流溢。第一個行動是款待耶穌,就是留意自己的心,是否留有空間和位置給耶穌。最近看到有一本英文書:What Would Jesus Do Today? 意思是每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想耶穌會怎樣做?我更認為加上在每講任何說話之前,也想想耶穌會怎樣講?這是一種基督徒靈修和品格上的操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習慣地留有空間,讓耶穌基督在我的思想、言語和行為上作主導。「還要叫基督…在你們心中作主。」﹝哥:三章15節﹞。另有一處說:「你們的行動相稱於主,事事叫祂喜悅,在一切善功上結出果實。」﹝哥:一章10節﹞。如何款待耶穌?最好的是聽衪講道、做祂喜悅的事。耶穌說:「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因為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二十六章35,38節﹞。因此,匝凱的第二個行動是懂得愛和關心有需要的人,他竟將自己的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第三個行動是檢視自己,匝凱說了「如果」這個詞彙很特別,初讀時有點不慣,聽來他好像從來沒有犯罪。但若再深思這個詞彙,實在意味著每個人都有犯罪的可能,只是不以為然。匝凱願意在耶穌面前重新檢視自己,是重生和皈依,也為自己所犯過的罪做補贖。就像佛家所言:得到覺醒或覺悟,修成正果。令耶穌這樣以「亞巴郎之子」高度的讚揚他。

以,真正的愛,其中重要的是從覺知自己的限制開始,理解限制雖有負面和消極的因素,但不是所謂認命,而是覺知負面和消極的因素同時也帶有積極和喜悅的能量。請看!基督和祂的救恩其實早已植根在我們心中。「我還沒有在母胎形成以前,天主己認識了我,祝聖我,選定我,以恩寵召叫我,決意將耶穌基督啟示給我。」參﹝耶:一章4-5節;迦:一章15-16節﹞。正如眾生皆有佛性一樣,只要覺知心中有耶穌的臨在,深觀耶穌,進一步的認識祂,在生活上努力向前,以智慧尋方法,我們已超越自己,突破自己的限制。即使未必能贏取別人的芳心,但從這刻願意用行動,保持覺醒,懷著亞巴郎之子的信德過程中,今天便已獲得了超乎我們的限制,比財富更寶貴的救恩果實,就是我生活在基督內,基督也生活在我內的永恆生命中。此外,基督徒的使命,是透過被基督的召叫和恩寵下獲得救恩果實後,也能激發起別人覺知他心存基督救恩的種子。

2007 / 2 / 28



 


© Copyright Stephen S K Yau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