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交流 園地


 
【  麥當勞.MICROSOFT.LINUX  】
          原載於《牧笛》2000年5月6日
牧羊狗      


前言: 神學本地化研討會中,陳志雄同學提出我們的本地化是麥當勞還是Microsoft,我認為深具洞見,故此把這個概念擴而充之,與大家分享,也是對本地化的一點反思。在此,特別多謝陳同學讓我借用他的觀點,並提供了關於Linux的資料。



當我們走進麥當勞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將會吃到什麼:漢堡飽、薯條、可口可樂。無論這間麥當勞在油麻地、金鐘還是法國,我們都安心走進去,因為它們全都是相同的格局、相同的食物、相同的味道。麥當勞的一致性, 甚至令著名雜誌<<經濟學人>>以「巨無霸指數」來衝量世界各地的物價。如果你深入一點去想:這不就正正是我們普世教會的寫照嗎?今天談本地化,其實是否希望如麥當勞般的本地化呢?這種本地化,是以優越的形象進入本地,強調本身形象的獨特,不過,在一些小節上,也跟隨當地社會的做法,例如新年賣麥當勞紅包,換贈品時有香港版的史樂比等等。本地化只是一個手段,目的是讓進來的人覺得有一點親切感,不要覺得這所餐廳不近人情而已。

不過,麥當勞的成功有其先天的條件:它不準備進入人的日常生活。很少人會每天都吃麥當勞的,因為多吃幾天就會很膩,但是,大家都喜不時吃一次,因為可以調劑生活。這是否我們教會對自己的訴求呢?



微軟的視窗系統已經世界風行,它幾乎成為每部電腦的必備軟件。視窗系統所以能雄霸世界,幾乎成為每一部電腦都安裝的軟件,在於它的user friendly。它能從用家的角度出發,思考用家究竟需要什麼;更重要的,它不僅有英文版,更有中文版、日文版──只要你是一個市場,它就有你所需的語言的版本。為什麼這個世界性的企業,願意屈卑就下,為其他人製作屬於他們的版本呢?因為這個軟件是用來工作的,是屬於日常生活的,如果不能適應日常的生活,當地人根本就不會用。

這是否我們教會本地化應走的路向呢?為了進入普通百姓家,我們先了解其生活,然後再設計一套適合他們的宗教「軟件」。不過, 要留意的是:當你不滿意視窗的運作和功能時, 你都不能用另一套了,因為視窗本身有其自己的程式密碼,你是不可以加以改變的。雖然它好似為你好、好user friendly,但是你只能有兩個選擇:用或不用。



近日出現了一種能與視窗對抗的軟件,名為Linux,以一頭企鵝為象徵的新軟件。這種軟件所以能與視窗對抗,不是它的功能比視窗強,不是它的宣傳比視窗勁,不是它的應用比視窗廣泛,而是它把自己的程式密碼公開了,讓每一位電腦用家,如果喜歡而又有足夠的電腦知識,可以把這在Linux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軟件。結果,它這種完全開放的作風,吸引了無數的電腦用家的投身參與。這些電腦用家一同對Linux進行研究,故此發展得非常迅速,甚至中國已經在Linux的基礎上,建立了「紅旗」這個牌子的電腦軟件了。

這樣的做法,好像沒有了自己的牌子,更沒有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卻把這種程式,帶到每一個獨特軟件的核心中,而且,每一個軟件製作者,在心中,都知道自己這個軟件的根源,其實是什麼來的。

我們的教會,我們的本地化,應當走哪一條路呢?

[ 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