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竇將兩個有關追隨耶穌的故事放在一起。在第一個故事中,有一個人非常慷慨,願意無條件地跟隨耶穌:「師傅,你不論往那裏去,我要跟隨你」;這話非常相似盧德對婆母納敖米所說的話。表面上,耶穌似乎拒絕了他,但事情不可能是這樣的,因為耶穌不會拒絕人慷慨奉獻。
將瑪竇的記載與路加較為詳盡的記載(路9:59-62),對照研讀,我們會發現,這些故事的目的是要指出,人有不同的方式去回應跟隨耶穌的渴望,或跟隨耶穌的召叫。在瑪竇福音的第一個故事裏,人主動前來,說要跟隨耶穌。耶穌的回覆不是要拒絕他,而是叫他再深入看清楚,去明辨:他是否明白自己的說話會帶來甚麼後果?他有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才作出跟隨耶穌的決定?
第二個故事的人物,已經是耶穌的門徒:他現在開始列出跟隨耶穌的條件。他的請求 ── 先去埋葬父親 ── 看來完全合理;耶穌的答覆,似乎有點不近人情。然而,那人的意思可能是:「我父親一日在生,我都不能跟隨你,但之後我就自由了」。耶穌是要挑戰這個人;作自我奉獻必須慷慨,不能附帶條件。
主啊!教我們慷慨付出,而不計代價,盡量無條件地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