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入
<<<

名稱: 密碼:

加入 | FAQ | 聯絡我們
全部區域 > 神學 > 信理與神學 > 信德的要求

頁:  1 | 2 回 應
作者 內容

simon


Posted -
2005/2/21 下午 05:50:24

Edward,

我盡量避免使用不容易明白的話。因此我不會用「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等等。

你說:「小弟理解該句說話『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是救主對猶達斯所作所為的倫理判斷,但祂容許猶達斯的繼續存在,則是從形而上的層次,肯定了『存在比不存在好』的道理。」。

你是否等同說以下的話?
一、創造猶達斯,比不創造他好,因為「存在比不存好」。
二、猶達斯被創造後,不出生比出生好,因為耶穌說:「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

既然如此,天主若只創造猶達斯,但不讓他出生或長大,不是更好嗎?若天主那樣做,就可滿全了edward(存在比不存好)和耶穌(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的話。

simon


Posted -
2005/2/21 下午 05:52:27

如果你認認為,猶達斯出生和長大,比不能出生和長大好,那麼耶穌說的那兩句話(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就是廢話。

edward


Posted -
2005/2/21 下午 07:06:25

西滿兄:

小弟的意思是說,主耶穌作出該項論斷時,猶達斯的存在、出生與成長,己被天主所容許。天主即然容許它發生,則在祂的判斷中,這是較好的決定。即:猶達斯的出生,比不出生好。

在此前題下,主耶穌所說的「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需從另一意義下解釋。所以小弟認為該句是主耶穌對猶達斯所犯罪過的倫理判斷,所針對的是倫理上(善惡之間)的「善」,而不是形上(有無之間)的「善」。

情況就有如:天主對亞當和厄娃說,「那一天你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必定要死。」(創二17),然而,在亞當厄娃吃了禁果的那一天,並沒有真正死去。因此,這裡所指的死亡,不是指肉身的死亡,而是另一意義下的死亡。

edward


Posted -
2005/2/21 下午 07:29:05

靚仔兄:

在援引的上述《教會憲章》第十六和四十八節中,小弟認為與會的神長們,是對永罰的實際應用,作出了事實性的評述。

若如Acta Synodalia所載,他們投票表決時對福音內容的理解,不應該成為該些聖經章節的教義解釋嗎?

「At saepius homines ... sine Deo viventes ac morientes in hoc mundo, extraemae desperationi exponuntur.」(LG 16)

小弟看不出,對這個「saepius」(更常見的)、因「自生至死,沒有天主」而處於「extrema desperatione」(最終失望、絕境)類別的人士,有何「希望」("de-speratione")可言。

我只能說,Von Balthasar的神學,實在比梵二更加「進步」!

edward


Posted -
2005/2/21 下午 07:41:39

因此,按小弟對梵二訓導的理解,教內和教外人,各有一批人上天堂和下地獄。

對「所有」教內人的得救,我不樂觀;而對「相當部份」教外人的得救,亦不絕望。

simon


Posted -
2005/2/21 下午 10:44:37

edward,

你那樣解釋耶穌的話,是否教會的立場?
我的膽子沒那麼大,敢把耶穌的話規範在一個小嶺域中。

耶穌就是天主。
耶穌明明說了「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你竟把耶穌的話解作「那人出生了,其實是更好的。」

神奇!

這一切一切,只令我加倍相信,若要保存「有人必要受永罰」的教條,必須曲解耶穌許多說話。

edward


Posted -
2005/2/21 下午 11:05:38

西滿兄:

小弟看不出,自己的解釋與教父的相差多少。

---------------------

Pseudo-Jerome: That is, hidden in his mother's inmost womb, for it is better for a man not to exist than to exist for torments.

Theophylact: For as respects the end for which he was designed, i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for him to have been born, if he had not been the betrayer, for God created him for good works; but after he had fallen into such dreadful wickedness, i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for him never to have been born.

simon


Posted -
2005/2/22 上午 12:41:46

耶穌明明說了「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你竟把耶穌的話解作「那人出生了,其實是更好的。」

說不通的道理,即使有一千個權威人士支持,仍是說不通的道理。

可惜。

edward


Posted -
2005/2/23 下午 08:23:34

若不從這個角度,則西滿兄會如何理解這節聖經?

天主明明是說「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但事實上卻讓他出生了。

不如開一條新題討論吧!

edward


Posted -
2005/3/24 下午 05:31:06

(承接另外一欄的討論

為得救所需的「passing mark」是否存在,這個很難說。這兒所講的「分數」,是指相較眾人的表現(拉「curve」),還是在天主眼中的「absolute marking」?

記得聖保祿宗徒在致希伯來人書,曾給「信德」作了這樣的陳述:「沒有信德,是不可能中悅天主的,因為凡接近天主的人,應該信祂的存在,且信祂對尋求祂的人是賞報者」(希十一6)。

小弟以為,我們所講的「全信」和「全守」,是視乎天主給我們啟示了些甚麼。

對於尚未認識基督或祂的教會的人士而言,天主給他們啟示的事物比我們所領受的少。若天主對他們是公平的話,這「信德」所要求的內容可能是會比較少。所以,古聖亞伯爾和信德之父亞巴郎,他們所承受的啟示以內容而言,比我們少,但他們的信德,比我們這裡任何一位都要大。

「應信祂的存在,且信祂對尋求祂的人是賞報者……」。

有些人在理智和認知上信神,但卻活不出這個知識。聖雅各伯宗徒,論及這些人的信德是「死」的。聖保祿宗徒論及他們說:「他們行事為人,是基督十字架的敵人」(斐三18)。

然而我們並不排除,有些人口裡不承認,但在心靈的至深處相信天主的存在,且在日常生活中,將這份「信德」表現出來。梵二大公會議論及這些人說:「原來那些非因自己的過失,而不知道基督的福音及其教會的人,卻誠心尋求天主,並按照良心的指示,在天主聖寵的感召下,實行天主的聖意,他們是可以得到永生的」,又說:「還有一些人,非因自已的過失,尚未認識天主,卻不無天主聖寵而勉力度著正直的生活,天主上智也不會使他們缺少為得救必需的助佑。」(《教會憲章》,16)。若按原文:「Nec divina providential auxilia ad salutem necessaria denegat his qui …」,若這裡是說「沒有它,則不可能中悅天主」(sine qua impossibile est placere Deo)的信德,則小弟以為,這些助佑,亦包括信德。傳統神學,將此信德稱為「implicit faith」。

頁:  1 | 2 回 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