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聲:創刊號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
學生文摘


出版小組:
 陳蓮嬌、陳樹培、何永謙、
 林社鈴、李彩燕、蒲雲芳、
 譚慧玲、湯偉良、袁煒標

封面設計:馮嘉茜

顧問:周景勳神父

鳴謝:譚祥基先生題字

出版日期: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前言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學生協會於2010年1月份的會議中,決定成立出版小組,目的是刊印一本屬於宗教學部的學生文摘。經過了多次的小組會議,討論到同學們在四年的宗教學課程中,面對學年文章和專題報告而感乏力,不知如何選題及撰寫,便決定以此作為文摘的主要內容。文摘以宗教學部的學科分為四個部份:教義、聖經、倫理和禮儀。其中的學年文章包括有兩篇教義、一篇聖經、一篇倫理和兩篇禮儀,還有兩篇聖經的專題報告。

宗教學部的同學一般都是全職工作,運用星期二、四的晚上和週六上課,所以研究學問的時間非常有限。不過,同學們來自各行各業,並累積了很多不同的社會經驗,以平信徒的多元角度來反省和探討信仰。本文摘的幾位作者,不乏是校長、企業家、建築師、工程師、大集團和傳媒公司的行政要員,也有傑出義工和心理學者。讀者從字裡行間體味到他們在生活中對信仰的回應,反映出祈禱律(lex orandi)、信仰律(lex credendi)和生活律(lex vivendi)的彼此互動。

《牧笛》是一份宗教學部同學互相分享的週刊,藉以抒發個人的信仰和靈修經驗。去年9月,牧笛小組開始安排由每一班同學定時輪流交稿,也為了鼓勵同學們踴躍參與,特別舉行《牧笛》徵文比賽,去年的稿件很豐富,內容多采多姿。經過了兩輪的挑選,從每班選出兩篇,合共八篇文章獲獎,而本文摘最後的一部份特別把這八篇《牧笛》的優秀文章刊登出來。

本文摘可以順利出版,首先要衷心感激周景勳神父的鼓勵和支持,同時多謝同學們的慷慨付出,包括學協幹事和文章的作者,還有是出版小組的各成員:陳蓮嬌、陳樹培、馮嘉茜、何永謙、林社鈴、李彩燕、蒲雲芳、譚慧玲、湯偉良、袁煒標。


序 -《宗聲》明音樂趣聞       周景勳神父

年前的一個黃昏,下課的鐘聲響起,負責《牧笛》的同學們都到我辦公室來,揭開心扉的希望,在我面前提出版文摘的事宜……。

靜了一靜,心中泛起一個迴響……

猶似在聖堂擊起銅罄的響聲,震蕩的回音,飄然的……充塞天地人心……

我心中在想:文章之美可否創建西方的烏托邦和阿凡達!
      文章之麗可否創建東方的大同世界和小康之家!
      文章之實可否繪畫天地之燦爛!
      文章之妙可否譜出生命的樂章!

馮友蘭哲學大師說過:「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智慧真如山如海,像一團真火。這團真火要靠無窮無盡的燃料繼續添下去,才能繼續傳下來。我感覺到,歷來的哲學家、詩人、文學家、藝術家和學問家都是用他們的生命作為燃料以傳這團真火。……歷來的著作家,凡是有傳世著作的,都是嘔出心肝,用他們的生命來寫作的。」《三松堂•明志》

同學們的文章也是嘔心嚦血的作品,燃起生命的愛火,擊起生命的響聲,不單照亮黑暗的世界,更大聲喚起人的道德良心,繪寫美侖美奐的新彩虹!

由是,同學們努力寫作,將文章搜集成文摘出版,稱之為「宗聲」是也。


教義

從梵二啟示神學觀論信經在信仰傳承中的功用

區嘉為
God made Jesus to be sin but he knew no sin (2 COR5 :21) - A Theological Essay On Jesus' Humanity and Its Soteriological Significance


Elaine Sze Wai, TAI

聖經

 
《宗徒大事錄》10章 - 潔與不潔的規範與傳福音

鍾潔英
試說明君王制度的成因及對以色列人的影響和意義

陳樹培
解說宗徒大事錄第七章-聖斯德望在公議會的講辭


譚慧玲

倫理

 
基督徒企業家在現今社會中如何表達『愛貧為先』的觀念


黃天祥

禮儀

 
青年禮儀-從「世界青年節」探索青年禮儀的需要和方向

李彩燕
教會建築本地化-聖神修院的建築與風格


林社鈴

牧笛

 
《牧笛》2009-2010年度學生分享文章得獎作品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