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 2007年度
第三學期   # 32
2007年6月9日
   愛•珍貴的禮物     【 貞貞 】

在這學期完結前,貞貞從媽媽身上得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貞貞實在愛這珍貴的禮物,願將這新的經驗與親愛的朋友宣講,好見證天主奇妙的救恩!

八十三歲的媽媽,在沒有爸爸陪伴的日子,心神不振,身體日漸虛弱,終於上年十二月要入住醫院,幸得醫護的照顧,以及神父施予病人傅油聖事,不到幾天,媽媽便出院了。

可是,由於家人的疏懶,原有糖尿病的媽媽,身體開始有傷口,且久未癒合,在今年一月,再次住進醫院,這時貞貞才醒悟,媽媽的需要,就是與家人共聚的機會,自此貞貞天天到醫院和媽媽一起祈禱。其間,醫生將媽媽傷口壞死了的肉切除,聽到醫護的描述,使貞貞想起基督以血肉救贖了世人的恩典,媽媽同樣以自己的血肉,喚醒子孫們的關注,要珍惜家庭共聚的時光。

自一月尾開始,媽媽被送到不同的醫院留醫,其間曾返回護老院小住十多天,但很快便因細菌感染再次入院。病情的不穩,身體的虛弱,貞貞都看在眼內,實在難過,難過自己過去對媽媽的愛沒有行動,難過與家人溝通欠妥善,以致誤會常生,兄弟姊妹間很少深談。

雖然子女如此獨斷獨行,但仁慈的天父卻沒有遺忘媽媽。在住院前她已失了說話的能力,因此媽媽不會向醫護投訴;插了胃喉的媽媽,身體虛弱乏力,長期臥床,自是一個合作的病人;而身上不斷增加的傷口,應是痛不欲生的,幸而她身體的感知早已消失了,看來大部分的痛苦感覺,都已昇華到天父那兒。貞貞在陪伴媽媽時看到,天主的救恩可其美妙!

其實,在媽媽清醒時,她常以眼睛碌碌、頭擰擰代替說話,加上天生白淨的皮膚,平靜的面容,三間醫院的醫護都給了她不同的卡通人物稱呼,就好像翠兒、千尋婆婆、得意婆婆等等。總的來說,媽媽在醫院人緣好好,四個多月的生活交了不少朋友,媽媽的恩寵真不少!

雖然,媽媽常常緊閉雙唇,眼角流淚,但在醫院天天恆常的祈禱,貞貞想,媽媽實在仍持守與教會團體的聯繫。實在於病房的祈禱,不只天父悅納了,就是家人、甚至鄰床的病人,也感受到家人的愛,是珍貴的禮物。

前一天,貞貞與舊同學聚會,才提起媽媽自爸爸離世之後,身心顯現出不安與乏力,真想知道天主的意思,究竟媽媽的使命要幾時才完成呢!是否因為貞貞和家人仍未明白媽媽已完全奉獻了自己,並以媽媽的身份,要子孫明白愛在人間的需要?

在2007年6月2日,貞貞於同日完成了兩份研習簡報之後,便接到醫院的通知,媽媽(瑪麗亞)已於旁晚時候,靜悄悄地離開了人世,貞貞和家人圍繞面容平和的媽媽祈禱,大家都懷著信德,接受媽媽完成愛的使命,並祈求她在奔向天父懷中的同時,都能在天鄉與先父相聚。

親愛的朋友,貞貞現在交出這份新經驗,願大家都愛珍貴的禮物,同樣有珍貴的禮物──愛。

   澳門一天朝聖之旅       【  宗二 瑪麗安  】

今年的農曆新年,小妹大概也如往年一樣的過,與家人一起團年、開年。但今年最特別的,就是年初三跟神父和幾位朋友去了一趟「澳門一天朝聖之旅」,(可說是「以色列朝聖之旅」的前奏)。

首先,必須先多謝其中一位朋友,他是澳門人,這次朝聖之旅能得以開開心心、順利完成,真要多得他的籌備和安排。這次朝聖之旅遊覽了多個「聖」景,包括:主教山小堂、聖若瑟修院聖堂、聖奧斯定堂、花地瑪聖母堂、聖安多尼堂、玫瑰聖母堂、聖母雪地殿教堂和澳門的主教座堂等,很可惜的是聖老楞佐堂正進行維修,所以,無緣參觀,聽聞它鐘樓上的銅鐘,在某些日子還真的會被敲響,很想可以聽一聽。

而其中為我印象深刻的,可說是聖若瑟修院聖堂、玫瑰聖母堂和聖奧斯定堂。聖若瑟修院聖堂是位於聖若瑟修院中,在修院入口處有一座很有氣勢的石階,有「小三巴」之稱,聖若瑟修院聖堂就在石階之盡頭,確是一座十分美麗的聖堂,而使我印象深刻,除了是它那獨特的建築外,就是在聖堂內,我第一次看見聖鐲(小妹實在見識少),是聖方濟各的手骸聖鐲,噢!看著有一種驚訝的感覺,原來是這樣!也很感恩,能有機會看到這大聖人的聖鐲。

玫瑰聖母堂,建築是葡萄牙十七、十八世紀在東方流行並採用的建築風格,聖堂內部色彩繽紛,有很多古式的吊燈,是小妹從沒有見過的;聖堂三層樓高的鐘樓現成了聖物博物館一樣,擺放了各色各樣的聖像、聖畫等等,很值得參觀。

聖奧斯定堂是澳門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內裡莊嚴的設計,配上澳門教堂獨特的吊燈,很美。在聖堂的祭壇上,擺放了一座主耶穌的雕像,主耶穌身披紫紅袍,頭帶荊棘冠冕,背著沉重的十字架,表情痛苦,讓人看到祂是皇,祂是主,同時,也看到祂是愛。在雕像前還擺放了讓人祈禱的跪櫈,讓信友可近距離的瞻仰聖像和向主耶穌靜靜的祈禱。

其實,其他的聖堂也同樣美麗,每一間都有其特色,都很值得去參觀。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到澳門朝聖,並同時可參觀氹仔那邊的聖堂。

唯獨感到很可惜的是這些聖堂雖如此美麗,但是,它們有部份都變成了真的「景點」一樣,不是有什麼很特別的敬禮或慶日,這些聖堂都是沒有彌撒舉行的。聖堂要是用來朝拜上主,舉行感恩祭,才可讓它變得充滿「內涵」,才可展現它的本質,不只是一個有形的標記,同時也充滿恩寵。

   聖母有產痛否?       【  宗三.陳思穎  】

今年的農曆新年"人日"的前後,學院舉辦了「聖母學」研習會。這個課題我期待已久了,於是我亳不猶疑地填表交款參加。此研習會使我得益良多,很感謝天主賜予此難得的機會,也由衷感激劉修女的用心和奉獻。

研習會的尾聲,我提問了這樣的問題:"原祖父母犯罪後,天主罰他們要汗流滿面才有飯吃,要在痛苦中生子。由於天主的特恩,聖母無染原罪,那麼,聖母生天主子耶穌的時候,有沒有承受產痛呢?"

當時修女有即場回覆,也回應得很精彩,不過,疑問還在我心中,我回去後,思前想後,又再去翻箱倒篋地查看資料,到今天,才有一點點的頭緒。篇幅所限,在這裡簡單與大家分享一下。

我用原罪論及以母親的親身經驗去看這個問題。我分三個層次去分析這個問題:一、人墮落的記載是甚麼的一回事;二、人與痛苦的關係;三、兩位母親的訪問,產痛與親子關係。

首先,雅威典的作者生於一個糜爛墮落的時代,當時的人雖然深信上主的仁慈,但面對國內的罪惡和腐敗,不得不問"惡"從何來。於是,雅威典作者以當時的文化的神話作題材,以「溯源法」去建構人的起源和墮落的故事,而其神學思想是:人是自由的,對自己的行動和命運要負責。故此,《創世紀》中有關人墮落的敘述一種反省而得出的文學作品,並不是歷史的記載。

從以上的進路,勞動和痛苦之現況並非罪惡的懲罰,罪惡所帶來的,是感受和關係的轉變。人本來就應該工作──天主安排亞當耕種和看守樂園;女人本來就被指定作妻子和母親──天主將厄娃許配給亞當。原祖犯罪後,亞當的工作成為苦差事,而他和厄娃的關係被人的罪所破壞,因此厄娃生產的痛苦更加嚴重。犯罪就是人遠離天主,這是人和天主關係的破裂,整個存在受到損傷,也破壞了人與人和人與自然間的和諧,本來存在的境況變得負面──痛苦,猜忌,不專一,自私,剝削……這是人與萬有的關係缺損的後果,是人自由選擇的後果,並不是從天而降的一些"痛苦事件"。

兩位受訪的母親,對於懷孕和生產時的痛苦,都不約而同高呼希望減輕,就是因為這種劇痛,她們深信聖母是有受產痛的。她們兩位都經驗過自然分娩,生產的整個過程和生產前後的痛苦和喜悅,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刻骨銘心的,而這種劇的體會,都幫助她們瞭解到自己母親的艱辛,以及病弱者受到的長期病痛困擾,而在信仰上,也或多或少體會耶穌所受的痛苦和侮辱,所以,她們認為,聖母也體驗過這樣的苦楚,方誕下與她一起生活的真人耶穌,以及與耶穌一起"同甘共苦"。嬰兒從母胎中出來時,母親和嬰兒還是以臍帶相連,這是人間最親密的關係,是骨肉相連,臍帶可以剪斷,而臍帶兩頭的關係是永遠剪不斷的,聖母受到極大的恩寵,要懷胎及誕下天主子,而天主要降生成人,第一個與祂密不可分的人就是聖母,就是這條臍帶,使人和天主骨肉相連,緊密不分。自然分娩的生產過程中,嬰兒要鑽出來,母親要用力氣把胎兒從陰道擠出來,而嬰兒並非被動的,嬰兒也須運用其求生意志去探出這個世界,這是母親和孩子最深刻最冒險的一次──合作,這是親子間最親密的一個合作經歷,若將之套入聖母生產耶穌,這就是天主子降生成人的首次「天人合作」。兩位受訪母親對於生產過程的體會,以及對痛楚的反省,都深信聖母必有經歷這種過程,也能體驗和讚美聖母生養耶穌的偉大。

「聖母學」研習會中,當我問完這個問題,幾乎所有修士都在發笑,當時我在想,是不是只有女性才想到和關注到這個問題呢?


閱讀昔日牧笛
© Copyright HSSCOL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