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 2008年度
第三學期   # 30
2008年5月17日
   愉悅的一天 ── 朝聖、靈修、文化、學習之旅     【 宗四.記者妹 】

從日出,到日落••••••

一個明媚、和煦的春日早晨,我們一行二十三人,從四方八面齊集,乘船抵達西貢鹽田梓,踰過海濱,穿過山徑,抵達聖若瑟聖堂。

在寧謐的環境中,我們用歌聲頌主慈恩,在靜默中,我們細味三年多神學生涯的苦與樂,得與失、、、。

從殘舊的村屋、破落的校舍、粗糙簡陋的農具和食具中,我們嘗試捕捉昔日村民的生活點滴。

徒步而行,在百年老樹、荒廢的古井傍,導遊姊妹 (舊日的村童) 娓娓述說當年敲鐘召集村民,從田間、農舍趕來參予彌撒,及被家人吊下井中兜水的片段,年代雖久遠,但為憶述者卻恍如昨日。

走過聖福若瑟神父的故居、頹敗瓦中,緬懷僕僕風塵的義大利籍傳教士,他甘於淡泊生活,只用六個月時間,學嘵客家話,「主任爾為傳信者」,聖神之呼氣,無遠弗屆。

站在樹影山徑中,清風隨來,令人心情舒暢,道是人傑地靈,出了陳丹書神父、陳志明副主教,倒不如說是主恩浩蕩,特別眷顧這西貢小島,在善牧的努力耕耘下,結出聖召的果實。

在先人的祖墳中,突出的是當中的祭台,原來他們掃墓的日子,非在重陽或清明,而在十一月追思亡者日。在大自然中,在祖先塵世的終極居所中,舉行逾越聖祭,反映當日的村民已參透生死的奧秘。

時間緊迫,我們匆匆趕船離去,在同學的妥善安排下,我們在科技大學的南北小廚,照顧了軟弱的肉身,而聖神也派遣神秘嘉賓──韓大輝神父為我們做禱告,替我們早上的朝聖、靈修、文化之旅劃上句號。

收拾心情,下午返回聖神修院上課:聖父、聖子、聖神,三而一;一而三的課題,在腦中盤旋,東方禮儀課中同學Stephen介紹拜占廷的禮儀週期和齋期,今天的學習何其豐盛。感謝上主賜我們愉悅的一天。

從日出,到日落,願上主永受讚美。


編者註:上文是宗四班3月8日的戶外靈修後記
   踏入第三年         【  畢業同學會一幹事  】

兩年一度的會員大會結束了,而我的幹事生涯又踏入第三個年頭!幹事生活未能結束,某個程度上可說是「與我願違」,因為我離開的意願在幹事會中是公開的秘密。記得曾有前輩告訴我:從來沒有人可以只做一屆幹事而能「成功引退」,這「傳統」果然是真的!

記得當日入會,純粹出於同班同學的邀請,以為只需簡單地幫幫「她」。入會後,我才開始認識這個原來一直存在的「畢業同學會」,發現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組織。可能神學總跟世俗有一定的分別,所以它與典型的同學會不同,但無論如何,待在這怪怪的同學會中,我一方面希望為他們盡少許責任,但另一方面更希望任期早日屆滿!

說它是一個奇怪的同學會是因為它成立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聯誼」,所以不太傾向組織聯誼活動;它的服務對象也不只是畢業生,而是教會中的其他信友,是本地的神學。對於同學會的發展路向,我是認同的,但可能這是遠大的目標,崇高的理想,所以組織的發展十分緩慢,有時我還覺得是停滯不前。

在過去的任期中,我對這個理想的落實總是存有很多的疑慮,因為讓同學認識、了解,以及認同同學會的理想和使命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要有很大的信德。主席大人在上次文章中提到的「黯淡無光」,我相信也是過去兩年部份幹事的心火的反映,所以正如主席大人所言,我們很需要有志者的加入,目的不是為了把責任卸給你們,反而是希望依靠你們的扶助,依靠你們那份衝勁去推動同學會的工作,推動所有畢業生,讓本地教會在我們身上找到她的需要,付出我們所「獨有的」塔冷通。


   注意事項

牧笛編輯小組衷心感激各位同學一直積極支持,投稿分享你的經驗。本學年從九月初至六月二十一日經刊登的投稿文章,將自動參加牧笛編輯小組舉辦的「徵文比賽」,獎項設冠、亞、季軍各一名,優異獎四名,比賽結果定於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六)公佈,並於該天的散學禮中頒發各個獎項。

還有幾個星期便到學期尾,請各位繼續踴躍投稿!


閱讀昔日牧笛
© Copyright HSSCOL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