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 2009年度
# 12
2009年3月28日
   寬恕是甚麼?     【 宗三 譚慧玲 】

在每次舉行聖體聖事時,我們都要祈求:「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不過,如何寬恕呢?寬恕是甚麼呢?我們要做甚麼才是寬恕呢?

其實,寬恕是一個決定,是放棄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以及所帶來的痛苦。寬恕這個決定,在開始時,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別人對自己的傷害越大,就越難忘記,也越難寬恕,也需要更長時間,這就有如我們要作出一個大決定,或一個重要決定。當有人給我們一些重大創傷或永久的傷痕時,我們也需要一些朋友或專家協助我們去寬恕。可是,我們應該知道及謹記,寬恕其實是一個目標,並不是一件難為自己的事。

聖保祿曾在《格林多人後書》中,有這樣的描寫:「這一切都是出於天主,他曾藉基督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並將這和好的職務賜給了我們:這就是說:天主在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們的過犯,且將和好的話放在我們的口中。」 每次當我們在慶祝可以跟天主修和時,都會教我們記起天主是仁慈的父親,祂藉著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的死亡及復活,使我們有機會跟祂修好,而天主也派遣聖神在我們當中,寬恕我們的罪。事實上,寬恕別人並不是一定要(或應該要)忘記別人如何得罪了自己。過往我都有一個概念,就是:「寬恕及忘記,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可是,我現在認為忘記以往發生過的事,絕對不是寬恕別人的好方法。因為這只會使得罪了自己的人再次得罪自己,所以,我不會忘記,但我可以寬恕,這就是戰勝了魔鬼的地方。我們要寬恕別人,決定不追究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不等於我給他們藉口或贖罪的機會,也不是要得罪了自己的人來到自己跟前道歉,或痛改前非。寬恕,是一個決定,這決定與任何人都無關,是我們的個人決定,我們要除去憤怒和憎恨的沉重負擔,不再讓這些重擔跟隨著自己。

在寬恕的過程中,我們的信仰擔當重要的角式。耶穌是一個完全無罪的人,也甘願接受死亡,還寬恕殺害祂的人。其實,寬恕是每個跟隨基督的人都必要做的決定。若我們不寬恕別人,就只會背負著受傷和憎恨的負擔;若我們要建立天國,那就會使我們力不從心了。因此,我們要建立一個公義的天國,我們便要寬恕,拋開仇恨,因為天主會「召集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生活的人,跟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共享永恆的天國宴會」(悔罪彌撒感恩祭第二式)。充滿仇恨的人絕對不能夠建立一個包容的天國,只有伸開雙手寬恕別人的人才可以做到,而籠罩著我們的罪惡和死亡,都會因復活的主的光榮而消失!


   生命的渴求    【  主任 周景勳  】

胡適在《繁星》中描繪了生命的迴響說:
大海啊!
那一顆星沒有光,
那一朵花沒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裡沒有波濤的清響。

生命的迴響正表達了──
人的思想、感情和創作
使人看出自己的偉大在於「人是萬物之靈」
在人的生命中有著求知──求真的一股內在能力
思潮的清響也帶動了「知」的渴求
浹洽了物我的相融
使生命渴示一片清淨悠美的靈明
──有星光也有花香
有心中的智悟也有愛的散發

猶似「秋雨梧桐
   皓月長空
   皆與神通」的機緣
生命由「知」踏入「善與美」的妙境
展露出「萬物一我也
    千古一心也」的安寧境界
在波濤的思潮中刻劃了沒有波濤的清響
人可回歸內心
從「知」與「學」中激發心中的德性
人與人的心靈在真善美中可以互通
促成人與人的關係在「和為貴」的共融中交往
更啟發人的高尚志趣
在樸實的人性中發掘自我生命的真摯神韻
融貫在曠達瀟灑的心胸裡
發揮崇高的靈明心性──
  變化氣質
  陶冶性靈
活現生命的良善心謙
  慈悲喜捨
  仁愛安和
為生命開拓新風氣和新意景
我相信「自古成功在嘗試」──
  「我們唱天行有常
   我們唱致知窮理
   不怕他真理無窮
   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胡適)

我願意一步又一步的發揮心靈的真誠
  緩一緩
  莫生氣
  看一看
  再行動
  想一想
  通天機



閱讀昔日牧笛
© Copyright HSSCOL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