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 2014年度
# 23
2014年5月3日
   Wish you were there     【 宗二 彭小燕 】

真希望你們都參與了由學協所舉辦之外訪台灣輔仁及台北總教區之旅!

整個行程及其帶來的經驗比我所能想像更充盈!

下飛機後往酒店途中已給我發現了在下榻之酒店附近 (步行不到5分鐘) 座落了聖保祿文物供應社,內有售賣被委託購買的一部小書,即時放下心頭大石,可無牽無掛開始我的旅程!那書店雖未有如香港公教進行社那具規模,但卻讓人有份很親切的感覺,可能因它是由和藹修女們掌舵吧!

第一天 (3.28) 主要的行程是拜訪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曾是輔仁大學一部份,但現直屬聖座的獨立神學院,雖位於輔仁大學附近,但不屬於輔仁大學,希望保留與輔仁的合作關係而繼續用「輔仁」二字)。我們先與院務秘書穆宏志神父會面,然後與院長詹德隆神父共進晚膳。穆神父詳細介紹了神學院之歷史及其所提供之課程。遺憾那時我因太疲乏而未有把他所說的東西全聽進去,但仍為他那誠意打動。

跟著詹德隆神父帶我們參觀神學院,雖只草草的逛一逛,卻都被那靜恬舒適的環境所吸引,實在是唸神學的好地方。詹神父很有不亢不卑謙謙君子的學者風範。見過他後,日後拜讀他的大作時相信會印像更深刻。

晚膳是在輔大內的一個餐廳舉行,設備有點簡陋。由於那天是週五關係,院方特意安排以素菜款待我們,每款菜都準備得非常精緻漂亮,且款色奇多。晚飯夾雜了院方的誠意及廚師老板對食物的創作力和執著,感覺非常歡愉。

第二天 (3.29) 往神學院與學生會代表見面,神學院的學生會都是由三年級學生組成,成員不乏年輕修士修女 (共5位,大部份是由中國內陸往台灣進修的)。他們都分享了其等選擇修道之 "故事",儘管他們都因著不同的理由,但他們都積極正面地回應了上主的召叫,這使我有很大的反思,我有積極回應天主嗎?在一個非常輕鬆愉快的分享後,我們參觀了神學院的圖書館,藏書量較聖神修院為多,看著一本本放在書架上不同種類之書籍,不由得讚嘆 "前人" 對信仰所付出之努力,也有點惱恨自己未有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好好的去修讀前人的成果。跟著我們一夥兒吃午膳,食物雖只為漢堡,但大家都非常融洽的談天說地,充份體會用膳時最享受的是同伴者而不是食物的道理。

在神學院碰到的多為外籍神父,他們都能操一口流利普通話。中文算是比較難學之語言,但他卻能掌握得頭頭是道,很難想像他們所下了之苦功。心裡由然對那些離鄉背井,遠赴他方傳道之傳道人起了無限的敬意。

第三天 (3.30) 週日,我們往宜蘭縣礁溪鄉聖母山莊朝聖,並在那參與主日彌撒。聖母山莊位於五峰旗瀑布旁,因此要步行經過瀑布區才到達聖堂,沿途風光明媚。聖堂以仿天壇圓形式建造而成,右旁為聖母巖,左旁為大型活動中心 (內有避靜設施),整個朝聖地居高臨下俯瞰蘭陽平原、眺望太平洋,視野遼闊。整個地方充滿靈氣,令人心靈開朗喜悅,是一個沉思細想天主創造偉大的好地方。途中看到橫額顯示今年慶祝聖母顯靈33週年,朝聖地建堂8週年。話說當年聖母曾在夜深向五位非信徒登山者顯現,帶領他們平安脫離艱險。在這世代向非信徒顯現似乎別具意義!

最後一天前往台北總主教公署拜訪洪山川總主教。探訪的時間很短,也比較 "官方",不能說有什麼得著。但都欣賞他牧徽設計的意念,訪談完畢總主教領我們參觀了小聖堂、大會議室、見外賓的VIP會客室等設施,倒是意外收穫。下午則再返回輔仁大學拜訪法管學院使命室。會後我們在輔大校園流連,並在一天之內品嚐了輔大三寶:菠蘿包、鬆餅及雪糕。

整整四天三夜行程雖來匆匆,去也匆匆,但感覺都很實在和愉快。此外,以學協名義外訪,探訪了很多單以遊客身份不能拜訪的人與地,有著很多非一般到台北旅遊可獲得的經歷。

感激黃錦文神父努力的盡地主之誼帶我們四處觀光,更因為他的關係,我們第一天晚上已可入輔大聖堂「淨心堂」參觀,那裡的修女更特意為我們大開燈火呢。也要感激周景勳神父幾乎全程的帶領,聽他娓娓介紹昔日輔大唸書的生活,又是另一翻味道。

真可惜你們未有參加。真希望你們也在那!

   坐看雲起時     【 宗三 西洋姑 】

西洋姑的爸爸是個「文人」,他往往能出口成詩和解讀成語。記得小時候,西洋爸爸總會在家中跟我們解成語?吟吟詩及對對聯。商科出身的西洋姑在他多年來的耳濡目染下, 往往懂得及理解一點點古詩散文。

「終南別業」

中國芸芸的詩人中,西洋姑較喜歡「詩佛」 ﹣王維。雖然沒有史書表明王維信佛,但他退隱後學(修)道,而他的作品中有很濃厚的退隱思想和佛道色彩。他追求嫻靜的生活,其詩多描寫大自然及退隱心情。其風格清樸,佛味濃厚,是現代人煩囂生活中的淨化劑。王維後期的作品多以五言為主,「終南別業」便是其中之一: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西洋姑愛笑,別看其時刻繃繃跳,好像是個與生俱來的「幸運女孩」。事實上, 她的一切「成績」往往下了苦幹。她所擁有的東西,從來都是得來不易。然而,每當她在成長中遇到困難或錯折時,「終南別業」當中的兩句詞,便成為西洋姑這十多年來的座右銘。(由於篇幅所限,西洋姑並不在此詳盡介紹「終南別業」全詩。)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觀其字義,「詩佛」是指行山時在山上發現澗水涸乾了,再也走不下去。此時,人雖然處於絕水之境,就好像無路可走般,但不妨停下來席地而坐,靜看上天大地白雲出岫。雨水很快便會由雲層下來,大地萬物生機勃勃,然後又可以再得到水的滋養了!

科學原理告訴我們現代人,水被太陽照射蒸發,雲層到一定的厚度及重量時,會變成雨水然後緩緩灑落大地,其時一草一木又再有水的滋潤。大地的水在這個偉大的大自然循環系統中,水源便可川流不息無窮無盡地穿越高山長河。

人生路,走不易?停也難。無論家庭?事業?學業?愛情或友誼等都未必人人可以「一帆風順」。不是麼? 人在生活中勇往直前時,但換來的卻可能是一條不能再走下去的路。那麼,在孤單失落或無路可退的同時,不妨停下來,看看清風白雲,告訴自己不要放棄,也不要感到失望。再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隨遇而安,休養生息,讓自己處於「坐看雲起時」的詩境。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麼渺小的人們又何"愁"之有呢?

主耶穌基督的「水窮處」

西洋姑不懂法術,但卻能回到二千多年前,在地球另一端的主耶穌基督來到人間所體會到的孤獨感。法利塞人流於表面的虔敬;經司、法學士自以為真理在手和處處的針對;門徒們大難臨頭仍懵然不知、倒頭便睡;伯多祿膽小怕事、敵不過"三"和猶達斯的不忠貪婪...等。這是命中註定了祂這個人間救贖人類的偉大工程是一個不能逃過受難的背城借一之戰嗎?

西洋姑時發奇想,如果她是生於二千多年前,那夜晚上,她很可能悄悄地躲在山園那裏跟著祂。雖然西洋姑深知改變不了天主的計劃,但是最少也可以給祂一個巧克力鬆餅*作安慰或是伴伴祂,不讓祂的汗如血珠般流在地上吧!

如果有「如果」,在二千多年後的今天,西洋姑會不會是個安慰及陪伴人的小聖人主保 ﹣聖西洋姑啊?

*按:巧克力鬆餅是西洋姑的至愛食品之一


閱讀昔日牧笛
© Copyright HSSCOL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