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17年度
# 15
2017年1月21日
  痛苦     



痛苦彷彿是每一個宗教都會談及的問題,雖然每家的講法總有些不一樣,但從側面我們能看出這在人類中無論古今中外都是一個多人關心和有影響力的主題;我們上世紀的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甚至就這主題發出牧函。

到底甚麼是痛苦?這可能是一個很哲學也很不容易解答的問題。可是我們相信每個人都一定經過某種形式的痛苦或苦難。那為何困擾這麼多人的問題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而在人類各方面都有這麼長足發展的今天為何還是沒有解決?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痛苦和快樂一樣都不是一個實體存在物(being),因而沒有人能把「我的痛苦」拿出來與另一個人作比較。當然我們也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可以作為痛苦的量度標準。但常見各種對痛苦的研究或學習大概可粗略分為找出原因和如何避免及癒合處理。當中我對佛家在這方面的分析的印象比較深刻。一般聽到佛家會講到痛苦有:憂悲苦、求不得、怨憎匯、愛別離。(這還有其他的版本未能盡錄)佛家也有談到原因:比如執念和業障。(這是相當粗略的講法)於是從這些原因中我們找到其中一個解決痛苦的方法——接受,把它看成是一種補贖或修練,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之前作的孽或需要還的債。但基督宗教讓我最著迷的是耶穌所帶來的不單單是一個「怎麼 (How)」的解答,他活了出來而且讓我們看到痛苦後更遙遠和更深遂的意義。

從基督降生開始到聖經中記載的初期教會可以說都是一部苦難史。為甚麼?我們不是說天主創造我們是為了要我們分享他的愛嗎?(有關愛的部份日後有機會再談)在宗徒大事錄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多次的教難中—猶太人的迫害、掃祿的追殺等的發生後,教會都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誠然,我們在這討論別人的痛苦免不了有點說風涼話的嫌疑,可是我們回首自己的生命有多少次我們從舒適區離開或承受不想接受的現實後,都總是看到另一片天。不能否認,有人認為之前的舒適區或生活形態才是「最好的」,平心而論如果生命一直在一個階段重複真的是「好」嗎?我們在新階段所得的全部都比以前糟嗎?

人在比較痛苦時往往都會出現以偏蓋全的情況。比如當我看到友人放假去旅行時便認為他的生活真是比我悠哉,但我可能忘了他已經為他的工作不眠不休很長時間才有這幾天的假!更甚,我沒有比較他因著工作而失去家庭,而我卻有無盡的家庭溫暖。這都是我們在比較痛苦時所出現的情況。另一種情況是,我會認為自己的痛苦是比別人的更大,事實上我們無法把痛苦作客觀的比較。例如一個從戰地來的人看到生活在太平中的人失戀便生不如死,會認為那失戀者是無病呻吟。事實是,若那失戀者在一生中都未曾經歷過任何不如意的事,他對這痛苦經歷的震撼可能真要比生離死別更大。故所有的痛苦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痛苦最大的相似之處。因而我們不用比較,亦不用秤到底哪種痛苦最大。不過,我們的信仰卻叫我們在信中看到這一切的安排是為叫我們有更豐盛的人生。

這不是信條也非信理而是基督為我們活了出來。在基督降生、被週遭的人迫害、山園祈禱、被門徒出賣、被眾人離棄、甚至為非自己的罪而死。我們卻看到一個大愛為我們展開並為我們賺得了義子的名份,亦看到在基督死後為人類所贏得的救贖。天主讓我們看到這些苦難後的另一個安排。這安排非但是好而且是更好;更好的意義在於更豐盛、更多向度、更圓滿的一個人。在另一面認識自己,使我們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愉悅。

苦難之後總有祝福。這是天主為我們放下的一道光和安慰。


閱讀昔日牧笛
© Copyright HSSCOL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