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2024年度

# 19

2024316

   宗教歸化      宗二 韋同學   



四旬期是一個很適合反省自己信仰生活的時候。不經不覺在神哲學院宗教學部上課已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從禮儀導論到教會歷史、從近代哲學到社會倫理,書本上的知識確實有所增進,但個人的信仰有否加深?這是值得反省的。


在一個公教家庭長大的我,從小就聽從父母的話去望彌撒、做輔祭、參加宗教課外活動。信仰生活是一個習慣又是聽話乖孩子的表現,沒有多加思索。大學畢業後,有一段時間在外國獨自生活,我發覺除了參加主日感恩祭外,有一個信仰小團體的陪伴是尋找信仰路上非常重要的支持。每周的聖經及生活分享讓我感受到信仰給我帶來的喜樂和平安。我亦覺得有責任開始加入福傳的工作。縱使和主內的弟兄姊妹籌備福傳音樂會及基督生活營都是美好的時光,但是我和天主的關係沒有因為我的行動而特別加深了。及至日後回港工作,擁有自己的家庭,及積極參與堂區生活後,我的信仰生活和現實生活還是分得很開的。


直到去年在黃神父的神學導論課上,了解到郎尼根不同層面的歸化理論後,有了一些領悟。原來我可能一直都停留在道德歸化的層面。做抉擇都是着重其道德價值,甚至乎是他人看來是否有道德價值,但沒有超越嚮往與主結合的宗教歸化層次。我本身是一個較理性的人,覺得生活上的問題都是自己可以從理性分析後,作出判斷進而想出一個方法去解決的。我認為自己不能解決的,才會在禱告中交托天父。後來,我發覺我需要自我超越,和上主建立一個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在禱告中請求上主給我啟示,教導我如何作出改變。之後我發覺上主一早已把楷模放在我的身邊,她就是我的太太。我太太是基督新教徒,和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她生活的大小事情都能放在她的禱告裏,以榮耀主為基礎而作出選擇。去年有一次我有兩個不同的工作機會需要選擇,我問太太的意見時,她就一句:「你有沒有祈禱問過天主?」。我非常慚愧地表示我又一次想用自己的方法去生活。


漸漸地,我發覺我只需要一心一意祈禱,天主便會自然給我照料。最好的例子便是太太的信仰皈依。我在堂區因為需要作陪談員,太太每個主日都會陪着我一起上慕道團。雖然她以前已在其他堂區完成了慕道課程,但始終沒有轉化。我亦曾經相信可能這是天父想利用我家庭顯示基督徒合一精神的機會。去年年底,慕道團導師提議她不如先提交「轉會」文件,再作考慮是否今年復活節領堅振聖事和轉為天主教徒。那個時候,她還是拒絕的。但後來她身邊陸續出現不同的天使去釐清她心中的憂慮和解釋一些她以前對天主教教會的誤解。逐漸地,她覺得需要認真地把這事放在她的禱告中,後來經過堂區的候洗者退省,她終於鼓起勇氣,決定在今年的復活節領受堅振聖事並歸化為天主教徒。這個絕對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亦不是人可以感動她的。相信聖神一直在帶領着她,在適當的時機,讓她看到天主的計劃。感謝天主讓我期待了很多年的願望可以成真。終於在這個復活節我們正式成為公教家庭。


我和太太的宗教皈化已經開始,但尚未圓滿。我們每天都在學習怎樣讓天主進入我們的生命裏。祈求天主繼續透過祂的愛和我們緊緊相連。「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17:21)。



閱讀昔日牧笛

© Copyright HSSCOL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