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耶穌治好瞎子的故事 (谷10:46-52),焦點總會落在耶穌的慈悲上,祂如何憐憫罪人與瞎子復明的奇蹟和喜悅。但在最近一次的聖經分享中,另一個新亮點卻觸動了我,使我重覆反省。
谷10:50 瞎子就扔下自己的外衣,跳起來,走到耶穌跟前。
外衣為當時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甚至是自己的財產一部分。在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時,人們把外衣舖在路上讓祂走過,表示對祂的尊敬。對於一個乞丐,外衣就更重要。沒有了它,晚上可能連僅有保暖的衣物也沒有 (出:22:25-26)。然而,那瞎子一聽見耶穌的召喚,就連外衣也扔下不顧,急促奔向祂。這個舉動敲醒了我,使我反覆自問:我的外衣又是甚麼?是工作?是金錢?是尊嚴?是情誼?我可曾為投奔主耶穌而扔下自己的「外衣」?我可有勇氣放下「外衣」而跟隨祂?
在俗世生活難免要為生活奔波勞碌,我們各自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如果要每一個人都像神職或修道人那樣捨棄一切過團體生活,這有點不切實際。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當我為了接近主耶穌而作出犠牲或捨棄時,就是我扔下我的外衣的時候。例如由參加兩天美食之旅改為兩日一夜的靈修避靜。似乎好容易分辨出那個對自己較有益處,但人往往選擇前者。瞎子告訴了我,只要全心渴望接近主耶穌,就能聽到祂召喚自己。物慾的束縛能否解除,這全決定於我有多愛祂、多渴慕祂,就如牝鹿渴慕溪水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