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十月《和平》


祈禱與服務       劉文周譯


意向一

總祈禱意向: 願青年人慷慨熱誠地追隨是道路、真理、生命的耶穌,
並在任何環境中為祂作證。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服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甚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路9:1-3)。

「此後,主另外選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他前面,到他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他對他們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你們去吧!看,我派遣你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中」(路10:1-3)。他們必須機警如同蛇,純樸如同鴿子。為了耶穌之故,他們要被交給公議會,並帶到官長面前去為主作證。可是他們不必思慮怎麼說或說甚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而是你們父的聖神在你們內說話」(瑪10:20)。

感謝首批宗徒們的工作,因著他們,我們才有幸認識耶穌、福音以及領我們到真正幸福的途徑。宗徒早期的福傳故事,以及他們種種的冒險事蹟,都記錄在宗徒大事錄中。這些奇異的經歷是非常動人的:他們在宣傳福音時,有時輕鬆愉快,有時緊張危險。無論如何,他們在宣揚耶穌時,常是充滿熱情的,同時也面對著阻礙與困難。

這些故事在教會每個時代的歷史中一再重複。世界上不斷地有新的福傳者出現,他們把福音的真理帶給所有的男男女女。福音的內容總沒有變更,真理會繼續傳下去,而且常常是一樣的。然而在不同的時代,福傳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這是為適應每個時代的風俗習慣、學識、發展、問題與特點。

對目前的世界,我們需要新的福傳方式,因為現代人的想法、生活的環境問題等,與先前大不相同了。

今天新的福傳方式:
  • 必須推展個人的天主教信仰精神。只明了教義與牢記天主教的理念,是不夠的,必須與基督有著個人的交往。


  • 必須推動那些由信仰、由責任、由我們的良知所產生的真實行為,而不只是虛有其表。


  • 必須是來自最初的源頭:那就是聖經與禮儀,好讓男女教友從這救恩史的基礎中,吸收他們生命的滋養。


  • 必須推展一個把現世與永恆結合的信仰價值觀。男女教友必須清楚知道,信仰是日常生活的事,可是他們的行為都有超世的價值。


  • 必須通過愛的誡命,在所有的男男女女之間,來推動大家團結。


這埵酗@個卓越的福傳方式,那就是不論我們是誰,不論我們做甚麼事,都可以運用我們周遭的環境來傳福音。因此,我們能以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工作場所、我們的社會地位、我們的旅行或休息……為背景來傳福音。

我們必須走出去傳福音,我們不可拒絕基督遣發我們到世界傳福音的呼聲。我們不可怠惰,不能浪費時間。我們必須立刻出發。就是從這堙B現在。就如教宗所說的:「今天已沒有時間隱藏福音了,而是要在房頂上,把福音傳出去」(教宗在佛利諾的講道,1993年6月20日)。

因此讓我們為年青人祈禱吧!求主賜他們勇氣來做福傳的使徒吧!雖然他們這個年齡,受到自私自利與邪樂或虛無等的誘惑,可是我們仍然是信任他們的。

讓我們為他們祈禱,好讓這些年青人也能得到像初期使徒們的那種喜悅吧!一如福音上所記,他們喜歡地歸來,說:「主!因著磢漲W號,連惡魔都屈服於我們」。耶穌向他們說:「我看見撒殫如同閃電一般自天跌下……但是你們不要因為魔鬼屈服於你們的這件事而喜歡,你們應當喜歡的,乃是因為你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了」(路10:17-20)。



天主教教育聚會



個人和團體反省
  1. 在你的教區或堂區,有沒有年青人去參加最近的世界青年日?他們帶回怎樣的訊息呢?


  2. 在你的生活環境中,為基督作證有沒有困難?你如何去克服?


  3. 有沒有人幫助你去為基督作證?


  4. 在你們的堂區,青年人是否找到使自己信仰成長的方法?






意向二

福傳意向: 願天主不斷為教會派遣充滿智慧和聖德的牧者,保護福音之光,直到世界終窮。

「你們要為我作證」。這是耶穌在升天前囑託宗徒的話,同時也告訴我們,在每個時代都應去傳福音,特別是今天更為重要。運用口語傳達訊息,在這個廣播媒體發展的時代,對大眾的思想或好或壞有巨大的影響。為此我們需要用的話,應當是充滿智慧與聖善的。這就是由藉著聆聽天主聖言,藉著祈禱,藉著參與彌撒聖祭,培養出來的。要使基督的福音,對我們這個世界有所影響,只有信賴教友徹底活出基督的福音並為祂作證。

教會深知自己面對著龐大的種種挑戰,這也是福傳者信心與熱誠的考驗。這堣ㄥ僅是「數字」的問題,由於教會在社會上是屬於少數的。然而在俗化的過程中,那些在早期傳過福音的國家中,教友的生活,也遭受了腐蝕。更嚴重的問題,是民眾的想法,已受到實驗科技的重大影響,有了極大的變化。他們認為實際經驗,遠遠勝過那不痛不癢的精神價值。即使現代的世界,準備思考宗教在生活上的幅度時,甘心樂意的去接受天主是造物主,也有了困難。就如保祿在阿勒約帕哥,聽他講道的群眾一樣,很難接受天主因愛,而進入我們的歷史,變成人,為我們死而復活的道理。這為教會學校、大學以及培育要晉升司鐸的神哲中心等,是一種挑戰。這些地方都應提供一些與現代世界交往的學識文化,來培育學生。

其他問題是來自地球化的進展。雖然它給人帶來一些好處,使人與文化更接近,也給人提供了無限的資訊。不過,它卻無法幫助人,如何去分辨與怎樣作出一個成熟的綜合意見,而它培養了一個相對者的態度。這為接受耶穌基督是每個人的「道路、真理與生命」(若14:6)更加困難。

對湧現的倫理問題,我們可以說甚麼呢?不必去提那些社會正義,也不必去說那些家庭生活,婚姻生活了,我們只提生物學上涉及的倫理問題。人從來沒有在這方面面對著這麼多的可怕問題,而這些問題關係著人類的存亡。

主教會議已將這些問題中的一些,做了檢討,並提出詳細的分析與解決之道。其中有許多項目,要交給即將召開的主教會議去討論,定為日後主教團,為地方教會服務的有效方法。我的樞機弟兄們,我非常感激你們為此所提出的貢獻:從中我要抽取那適宜具體的措施,好讓整個教會的牧靈與福傳行動,充滿傳教的使命,並完全承認今天的挑戰而能跨出去。

若望保祿二世
御前會議閉會彌撒中講道
2001年5月24日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