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二零零七年 十二月《和平》


祈禱與服務



意向一

總祈禱意向: 願人類社會關心所有遭遇愛滋病打擊者所受的照顧,尤其是孩童和婦女,並祈願教會讓他們感受到吾主的愛。

由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舉辦的國際愛滋病日,今年以「遏制愛滋•履行承諾」為口號,冀喚醒每位市民,尤其在對抗愛滋病病毒/愛滋病範疇內工作的人,負起責任,更戮力防治這種在全球肆虐的病症蔓延,更戮力關懷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患者,尤其在貧窮國家的患者。

教廷醫療牧靈委員會已跟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及各地區組織聯手,圖結合全球力量,化解這星球禍害。國家元首及政府代表於2001年簽定效忠聲明,抵抗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是重要的時刻,因為此事確認了在世界的層面上,國際社會知道事態嚴重,並承諾在政治上作出強烈、果斷的國際性行動。

不斷有人感染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情況令人關注。單以2005年為例,數據顯示患愛滋病的人,有4,030萬,其中230萬是15歲以下小童;染病人數,還按年遞增。同年,愛滋病帶菌者有490萬,其中70萬是15歲以下小童;死於愛滋病的,有310萬人,57萬是15歲以下小童。愛滋病病毒/愛滋病埋伏在世界各地,持續掠奪生命。

預防勝於治療,要慎防愛滋病病毒/愛滋病傳播的三大途徑:血液、胎兒在母體內受感染及性接觸。

儘管今時今日,因接受輸血或接觸到病者血液,而受感染的個案,顯著減少,但我們仍須提高警覺,尤其在輸血中心或接受外科手術。

感謝天主,母傳子的感染已受藥物控制,但仍要加緊預防。世界各國的公共機構,尤須要向愛滋病病毒呈陽性反應的母親,提供合適的藥物。

第三個感染途徑--性接觸--仍是最大的問題。純為尋歡,貶低性愛的濫交文化,大大助長這途徑的感染。我們要壓止歪風,積極灌輸正確的性愛觀念,令人了解性行為是愛的表達和付出,絕對是夫妻結合、不容拆散的愛情關係;唯在婚姻關係中,才能圓滿活出這深層意義。鞏固婚姻關係是有效防禦愛滋病病毒/愛滋病循這途徑傳播的方法。十誡中的第六誡也就是關鍵。

很多國家正面對社會、文化及經濟困難,向他們提供援助,保障他們的國民健康,無疑就是在表達,尤其是在對最貧窮及脆弱者表達無條件的愛。健康是每個人及每個社會都需要的。

為此,任何分配不均的衛生醫療措施,均須改革。

健康有益身心,但可說「押了給社會」,社會有責任保障居民健康。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均得不到基本的醫療照顧,我們要進行研究,以確保妥善運用資源,讓人人健康快樂。而有權利就有義務,既享福利衛生照顧,就得履行保障衛生的責任,度符合衛生的生活方式及捨棄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

羅馬天主教會,不斷在醫療、社康、靈修及牧民各方面,給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患者及患者的家人,提供預防性及醫療性的服務。

現時,為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提供照顧的中心,有26.7%是由天主教會經營的。各地教會機構及平信徒組織,均以愛心、責任心及慈善心,推行很多有關培訓、教育、防禦、協助、照顧及牧養病者的工作。

在實際的層面上,根據來自各地區教會及天主教機構的資料,對抗愛滋病的行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提高防禦意識,推廣教育,照顧孤兒,分配藥物及食品,家居照顧,興建醫院及中心,組織專為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患者提供療養的團體,與政府合作,在監獄提供服務,提供教理講授課程,製作網上支援等。

為支援這偉大的項目,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4年9月12日創立了「慈善的撒瑪黎雅人」基金,並託教廷醫療牧靈委員會管理,後由教宗本篤十六世認可,藉此為世界各地最需要的病人,尤其為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患者,提供經濟援助。謹此多謝各界的善款。

基金成立首年,已給美國、亞洲、非洲及歐洲各教會發放了巨額的款項,以用來購買藥物。

現謹向社會各階層,提供一些指引,以實質對抗愛滋病病毒/愛滋病:

基督徒團體:鞏固家庭關係;教育孩子正確的性觀念,讓孩子明白性行為是天主的恩賜,是豐盛而圓滿的愛的表達。

政府部門:本著負責任、貞誠團結、公平正義的原則,關注全民健康狀況,加強照顧愛滋病人。

藥業:讓經濟桎梏的都能負擔得起治療愛滋病病毒/愛滋病及其他預防感染的藥物。

科學家及醫護界:更衷誠合作,全面促進愛滋病病毒/愛滋病的生物醫學研究,尋找新而有效的藥物,根治疫症。

傳媒:以尊重的態度,報導實情及防禦方法。

我謹以本篤十六世於2005年6月10日,向到教廷述職的南非主教們所說的話作結:「各位主教兄弟們,對於愛滋病及相關疾病所帶來的災難,我與你們一樣,深感憂慮。我特別為寡婦、孤兒、年輕母親及受此無情疾病摧殘的生命祈禱。我促請大家繼續努力打擊此病毒,因為此病毒不止殺人,更嚴重危害非洲大陸的經濟及社會穩定」。

教廷醫療牧靈委員會
主委巴拉甘樞機主教在國際愛滋病日的信息
2005年12月1日



個人和團體反省
  1. 無數孤兒寡婦及年輕母親,一生受盡愛滋病折騰,你是否無動於衷?


  2. 你可如何令他們感受到天主的愛?


  3. 我們可如何防止疫症蔓延?






意向二

福傳意向: 願教會在聖誕節對於聖子降生成人的隆重慶祝,能幫助亞洲各民族認出耶穌是天主特別派遣的,世界的唯一救主。

親愛的主教兄弟們:

「願恩寵與平安由我們的父天主,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賜與你們」(羅1:7),我謹以保祿宗徒的話,向在世界主教會議後籌組亞洲事務的第八屆專責委員會各成員致候。自委員會成立至特別會議結束,各成員通力合作帶來的成果,有目共睹。大家不但透過交談,在基督宗教並不普及的亞洲,應用了世界主教會議的指引,更在世界主教會議後草擬了「教會在亞洲」的宗座勸諭。

世界主教會議所採的聖經主題:「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特別適用於亞洲,事實上也吸引著很多亞洲年輕人。這情況令人對未來樂觀,亦挑戰現在。有理由樂觀:因為新生代充滿憧憬,願為理想全情投入;它是挑戰,因為實現不到的夢想會帶來失望,亦易於被極端思想主義者利用。教會很希望能在充滿衝突及恐怖主義,造成巨大人命傷亡的亞洲,建設和平。在特別會議中,主教們擔憂深受亞巴郎子孫愛戴的聖地:「基督宗教的中心」的安危。近年,聖地戰火連連,建設和平,刻不容緩,但又非靠所有善心人士通力合作不可。

若要讓福音在亞洲植根,所有基督徒均要在生活中活現信仰,更要不惜模仿用鮮血為信仰做了崇高見證的亞洲諸聖及殉道者。在遭受迫害,不能開口宣信時,尤須「以生命作沉默的見證」,頌揚天國,背著十字架,緊隨受難及被釘的基督的腳步,耐心等候完全得享宗教自由的一天。

世界主教會議反映亞洲教會向來主張對話。世界主教會議將現代和過去拉近,因為會議表彰的是宗徒時代的對話精神。我們同樣要以這種含忍而勇於對話的精神,對待其他基督宗教團體。儘管障礙重重,若要忠於基督的託付,向萬民傳布福音,便要持續對話(參瑪28:19-20)。只有聖神能將基督信仰植入亞洲文化,所以我們必須配合聖神的旨意。這位引領我們進入一切真理的聖神,令不同文化、持不同宗教價值的信徒,仍能對話,這位聖神在某程度上亦臨於其他宗教信徒的身上……。

雖然亞洲教會只不過是「小小的羊群」(路12:32),但我們不能氣餒,因為傳教的效率並不依賴人數。五旬節後,被派到世界各地宣揚福音的,就只有宗徒們及一小群門徒(參宗2:1 ff)。透過酵母(參瑪13:33)及芥子的比喻(參路13:19;17:6),耶穌親自教導我們,在人看來細小而不顯眼的,因全能者天主的介入,效果超出人的想像。將希望託於天主的大能眷顧,常常激勵亞洲教會的使徒工作。

願亞洲的基督徒繼續忠心追隨基督;願他們用盡心力,不斷傳揚基督的愛與和平的訊息。

願童貞瑪利亞,亞洲之母,守護所有亞洲人;願亞洲大陸每個國家都安享太平。我定會為此祈禱,並謹向在座各位、亞洲教會的眾主教、司鐸、獻身男女及平信徒,頒賜宗座遐福。

若望保祿二世
向世界主教會議後
亞洲事務專責委員第八屆會議致辭
2004年11月19日

【 完 】



© Copyright Shalom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