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年 二月《和平》
|

作者:耶穌會士,顧力恆神父
(八)求恩(續前)
(…)請聽聖詠第148首傾出的雀躍歡愉:
請你們在天上讚美上主,
請你們在高處讚美上主!
他的諸位天使,請讚美他,
他的一切軍旅,請讚美他!
太陽和月亮,請讚美他,
燦爛的諸星,請讚美他!
天上的諸天,請讚美他,
天上的大水,請讚美他!
(詠 148:1-4)
或聆聽慨歎天主召叫了他的耶肋米亞:
上主,你引誘了我,
我讓我自己受了你的引誘;
你確實比我強,你戰勝了……
願我誕生的那一天,是可咒罵的;
願我母親生我的那一天,不蒙受祝福!
願那給我父親報信說:
「給你生了一個男孩」,
叫他異常高興的人,是可詛咒的!……
因為他沒有叫我死在母胎,
使我的母親成為我的墳墓,
叫她永遠不分娩生我!
為甚麼我要從母胎裏出來,
眼見辛酸痛苦,
在羞辱中消磨我的歲月?
假使我說:我不再想念他,
不再以他的名發言;
在我心中就像有火在焚燒,
蘊藏在我的骨髓內;
我竭力抑制,亦不可能。
(耶20:7-18)
在天主前,熱情奔放,不設防──多美麗啊!這與我們經常聽到的,或經常自己作的機械式、翻來覆去、死記硬背、陳腔濫調的祈禱,多麼不同!這確實在邀請我們全心信靠,全情投入去祈禱,像個不躊躇,不恐懼,一爬就爬到深愛著他的母親或父親膝上的孩童那樣。
當你在這次,及在以後的練習祈求恩寵時,就經常這樣做吧──在操練開始、中段、結束,及操練與操練之間,都全力以赴,滿懷期待。這種態度是在承認能夠在祈禱中進步,全賴天主的恩寵,而非我們的功勞。這把我們放在「接受」,而非「工作」的位置。
當我們求一個恩寵,我們便開放了我們的一部分去接受它;我將自己部分的生命留給天主工作。我會發覺,當我經常祈求同一個恩寵,這個恩寵會因應我的需要,由普通而變得特別。例如,我可能在求造物主讓我察覺祂怎樣跟我聯上個人關係,而在這週的中期,我發覺自己害怕別人跟我聯上個人關係。於是,我求我需要的信任之恩。求恩讓我們觸摸到最深層的渴望,成為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
聖依納爵續說,如果我們不渴望得到任何特別的恩寵,就該祈求有這種渴望。無論如何,這須發自真心:必須是你真正想望的,必須要牽涉你的感情在內的,是如飢似渴的盼望。這樣祈禱富啟發性,令我們感覺踏實,並使我們開放內心,自由地去接受恩寵帶來的禮物。
反省:
- 「我為人人」如何影響你祈求一個恩寵的經驗?
- 你是否真正如飢似渴地期待得到上述的恩寵?
- 記著,如果你不渴望任何恩寵,就祈求有這種渴望吧!
- 懷著渴望服膺於天主的心情,利用以上的經文,再作祈禱。
表達動作:用身體動作或任何形式,將你得到的恩寵表達出來。
得到的恩寵:過去兩週有甚麼觸動你呢?你得到甚麼啟示?
待續
© Copyright Shalom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