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二零零八年 五月《和平》


祈禱與服務



意向一

總祈禱意向: 願基督徒更加善用文學、藝術及大眾媒體,如此才有利於能維護並倡導人的價值的文化。

親愛的兄弟姊妹:

適逢梵二大公會議結束四十週年,我切願與大家重溫一下梵二的《大眾傳播工具法令》:這法令尤其認清了傳媒對人類社會的重大影響。為了善用這媒介去謀求全人類的福祉,驅使我在本人第一份世界傳播節文告中,反省傳媒身為促進傳達、共融和合作的網絡的意義。

聖保祿在厄弗所書上,生動地道出了我們的聖召:「參與天主性體」(梵二《啟示憲章》2) 藉著基督,我們在同一的聖神內,才得以進到父面前;這樣,我們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和天主的家人,成了天主的殿宇和居所(參看弗2:18-22)。這共融生命的卓越寫照,觸及基督徒生活的各方面。天主邀請我們全心接納祂在基督身上作的自我傳達,這其實是召叫,邀請我們認清祂在我們身上的感召,並推己及人,使祂的愛真正成為世人的依歸(參看《普世青年節講道詞》,德國科隆,21/8/2005)。科技在傳播媒體方面的進步,某程度上,克服了時空的限制,使人與人之間能有即時和直接的傳達,不受遙遠距離的影響。這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能有助公益,「成為一個應共同維護和推廣的教會財產」(《迅速發展》宗座書函,10)。但眾所周知,我們的世界並非完美。我們時刻都體會到,訊息傳達無阻,並不一定會帶來社會內的合作和共融。誘導個人的良知,並助人發揮自己的思想,絕非是一種沒有準則的工作。謹守原則,才算真正傳達。這要求傳媒工作者付出勇氣和決心,不因資訊澎湃而畏縮,不俯就於片面或附帶條件的真理。相反的,他們應尋求和推廣人性、個人和社會生活的意義和真正依歸(參看《信仰與理性》通諭,5)。這樣,傳媒才能積極地襄助傳揚真理和美善。

今日的傳媒應負責任,宣揚真理,推動真理帶來的和平,這是個充滿挑戰的任務。雖然不同的社會傳播媒介,能有助訊息和思想的交流,促進不同群體間的互相諒解,但這些媒介也會受含糊的污染。社會傳播媒介是人類對話的「大圓桌」,但傳媒當中有些傾向可導致某種單一文化,使人失去創意,削弱人精密思維的能力,貶低不同文化習俗的獨特性和宗教信念的特徵。每當傳播業以自身為目的,或只講利潤,不以服務公益為己任時,便會產生這種扭曲情況。

明乎此,我們必須常確保有準確的新聞報導,詳盡交代有關公眾的事項,據實介紹不同的觀點立場。尤其重要的是,要維護和促進婚姻和家庭生活,因為它們是所有文化和社會的基礎(參看梵二《教友傳教法令》,11)。傳媒和娛樂界可與家長合作,標榜人間生活和愛的模範,支援他們教育子女的艱巨而偉大和予人極大欣慰的使命(參看梵二《大眾傳播工具法令》,11)。當事實剛巧相反時,那是何等令人洩氣和沮喪。尤其當青年人被卑俗和虛假的愛情表達所侵襲,蔑視來自天主的人性尊嚴,危害家庭幸福,我們豈不感到心痛?

教宗本篤十六世
第四十屆世界傳播節文告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個人和團體反省
  1. 你最尊重人的甚麼價值?


  2. 可怎樣推廣和提升這些價值?


  3. 有沒有任何書籍、圖像或傳媒製作的節目,宣揚這些價值?我們可怎樣為自己、為我們的孩子作好的選擇?






意向二

福傳意向: 願福傳之星、宗徒之后童貞瑪利亞,今日仍能以慈母之愛指引世界各地的男女傳教士,正如她在教會初期陪伴宗徒一樣。

聖神渴望團結合一,所以,那裏有傳教的心火,那裏就有聖神的臨在。凡遇上真、善、美�o找到完美珍珠或藏在地裏寶貝的人,必急不及待要與家人、同事及所有周遭的人分享。這分享沒有恐懼,因為他知道自己是繼承人,是義子;也毋須揣測,因為已經賜下;不用氣餒,因為聖神已先在他心中開始了工作,已在不同的文化及宗教中播了種;他遂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到處分享,因為這喜訊是為所有人的。

親愛的朋友,我懇請大家更積極地參與教宗對普世的使徒工作,為基督打開門戶。

這是教會給普世男女,尤其貧苦大眾所能給予的最佳服務,好讓社會各階層、國與國之間,都能在基督這塊基石上,建立真正人人平等與和諧共處的愛的文化。

聖神會更新信徒對世界、生命、歷史的看法,使他們不致於失望,並成為希望的守護者。

讓我們在聖神的恩寵下,透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向天父祈求:願五旬節的慶祝猶似火燄與強風,燃起我們的心火,拓展教會的使命。

我把你們的活動及團體的意向放在現正在樓房與宗徒們在一起的童貞聖母瑪利亞的心中。祈求她為我們向天父轉禱。

我祈求聖神將祂的恩寵傾注在你們身上,讓我們也如昔日的宗徒們,在五旬節體驗到煥然的一新。阿孟!

本篤十六世
五旬節前夕講道
會見教會行動組及新團體
二零零六年六月三日

【 完 】



© Copyright Shalom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