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二零一零年八月 第二百二十五期

 
嘉理陵神父


失業與無家可歸者 收容受歧視遷移者

月祈禱意向的重點,在於為有急迫需要者提供「具體協助」前,加以「諒解與接納」。或許有人會以為,在迫切的情況下,「具體協助」比「諒解與接納」,實際得多。

梵蒂崗二次大公會議後,教會決定要在不公正、欠平等的世界上,建立以人為本的社會。也許,提到不公義,許多人會立即想到政治上的人權問題。這個當然重要。但鑑於現今世界實況,我們需要更深入瞭解造成貧窮的不公平架構。缺水缺糧,明顯是貧窮現象,但不先加瞭解,很難作進一步的「具體協助」。在本月的祈禱意向,教宗提到另一個明顯的貧窮現象:人無家可歸,無瓦遮頭。往日,也許只有一貧如洗的人才流落街頭;但今天,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連受過教育的年輕一代,都失業、流離失所。也許,他們當中許多都是吸毒者;畢竟,更多的是時下社會不公平架構所產生的犧牲品。研究世界貧窮問題的人,明白世界有足夠糧食,飽享每個肚腹,只是分配不均。無家可歸的慘況,同樣可望解決,只要各個政府肯首先瞭解架構涉及的不公。「瞭解」是屬靈的恩賜,我們一定要懇切為此祈求。



【 完 】



© Copyright Shalom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