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基督徒,是否先要成為猶太人,並接受割損?耶路撒冷的宗徒會議,在聖神的帶領下,共議同行,辨別出外邦人加入教會毋須割損。
割損標誌著舊約選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貫徹了以色列民,藉由外在的法律,激發信仰的傳統。新約的天主子民,更著重內心的皈依,保祿形容這是「心中的割損」(羅2:29)。斐理伯書對此有深刻的反省:「其實,真受割損的人是我們,因為我們是以天主的聖神實行敬禮,在耶穌基督內自豪,而不信賴外表的人」(斐3:3)。
主耶穌沒有要求我們外表的改變,而是給了我們愛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15:12)。割損有其文化局限,愛則四海皆通,雖然並不容易踐行。但是基督徒知道,主先愛了我們。當我們仰望基督,感念祂的恩典時,自當有力量去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5)。愛由心而發,也最能標示我們同天主的關係。
主耶穌,願我們以愛為標記,向世人彰顯祢的救恩。